第二层正中是横“贞节”两个大字,两侧刻着“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和“涌泉跃鲤”、“何氏乳姑”等与贞节、孝道相关的图案,两边的门楣上分别刻有“冰清、玉洁”和“竹香、兰馨”等文字,以彰显顾王氏高尚品德。
第三排正中,‘贞节’二字下面,则是详细文字记录。
顾家一名族老拄着拐杖,仰头念着:“顾王氏太仓邑人,父太仓举人王逑,嫁于昆山顾同吉。年十六未婚而寡,恪守妇道行为忠贞,以同吉从子绛为嗣子。母慈子孝,日夜纺织以作生计,然家贫并不曾志短,常以宋岳鄂王、文信公事教子,育子成材甚艰。”
换口气,这族老心中诽谤,难怪牌坊这么大,牌坊小了恐怕写不下这么多字,心中鄙夷写字的那人用字粗糙,过于繁复。这种类似刻碑、牌坊要留给后人
的东西,一定要简练。
抬起头,这顾家族老眨眨眼睛要继续念,拿到那个字傻眼了,急忙跪倒在地口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顿首,山呼三次,周围做工的军士瞥一眼继续干,其他顾家人来到施工之地,走近了才看到下面的字,是皇帝手书,一个个面色涨的通红,来一个跪一个,后面没赶过来的都一层层跪伏在地,山呼万岁,一个个热血沸腾。
院中,摆好香案,袁枢昂首挺胸,外面跪了一次的顾家人围绕在院中陪着顾炎武母子跪着,袁枢缓缓卷开圣旨,袅袅青烟环绕,声音朗朗:“帝诏,太仓人顾王氏,乃举人王逑之女…育子成材甚艰。朕闻之,不胜感慨。国朝有此贞节烈妇,可见道德尚存,普世贤良。是故差遣侍从,以嘉顾王氏之行,以励天下向贤往善之心。中正三年八月二十三夜,手书于武英殿。钦此。”
顾炎武的父亲顾同应愣了,怎么听语气不对劲。
真的不对劲,之前得到顾家消息,只当是侍从司当差的顾梦麟这个有出息的大侄子,这个在皇帝身边办事的亲近人开了口,还有王家的王在晋使劲,于是就弄到了这类对顾家的嘉奖,对两家都有极大好处的东西。
可看样子,皇帝亲笔手书牌文,根本不是顾梦麟所能办到的。别说顾梦麟,就是国相叶向高也不见得能从皇帝那里给家里老婆讨个亲笔诰命。
这说明什么?说明皇帝心里那个谱里,有他儿子的名字,说明这些给顾王氏的嘉奖,与他顾家没关系!
有点阅历的人,根本不相信皇帝是因为顾王氏的贞节行为而赐予牌坊嘉奖,因为这根本不靠谱,没有必要,皇帝怎么可能在顾王氏正年青的时候,还越过相府礼部干这类事情?
只有一个原因,有人为皇帝举荐顾炎武,为了给顾炎武加分,将顾王氏的事情讲了出来。母慈子孝,在政治上的加分是不可估量的。
母凭子贵!
一片山呼万岁声中,顾炎武的生母何氏想明白后,如遭雷击,面色惨白紧紧咬着下唇,渗出血。
因为王顾两家的集体意志,顾同应又中庸没个主见,就吃亏把长子过继出去做嗣子。顾同应是一家之主,何氏能有什么法子?割的,是她的肉!
想想就荒唐,世上哪有把嫡长子送出去做嗣子!
越想着,何氏就越发的委屈,若不是天使当面,她当场就要闹;袁枢走了,她也不会闹,闹了只会让儿子为难。毕竟都在一个镇子上,以往两家因为顾炎武做枢纽,关系也是很亲近的。
宣旨仪式结束,圣旨、诰命摆在正房,袁枢也不是天使身份了,在客房休息用餐。
整个千灯镇因为这件荣耀大事而躁动起来,根本不需要顾炎武家里出什么,左邻右舍搬来桌椅,远处街上的酒楼也送来饭菜,乡邻们手把手,与顾家一起招待天使。
毕竟,这不仅是顾家、王家的荣耀,更是千灯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