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有恃无恐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876 字 11个月前

万历皇帝多喝一点酒,就有御史指着鼻子骂昏君。正德皇帝争夺军权设立的另类军机处豹房,被民间形容为藏污纳垢之地。

现在,朱弘昭在西苑搞角斗,谁敢叽歪?

各处搞大工程危险的活儿可不少,缺的人海了去,谁想试试自己命硬不硬,尽管闹腾。

承光殿,最后还有三十名武士,一通厮杀后活着的一个,被拖到大理寺天牢养着,这次角斗也就散了。

下午,琼华宫。

朱弘昭手握朱弓,一杆杆金箭射出,与袁枢比试弓术。

郑崇俭懂兵事,可不擅长武技,丢了丢人就在一旁做会谈报告,血腥的角斗已将近卫信寻这个日本天皇的胞弟吓住,很多条件自然而然的就通过了。他觉得,自己这次任务做的非常的好。

抵达琼华宫的李家姐妹为朱弘昭擦汗,饮着果酒

,朱弘昭衡量着近卫信寻的三个底线:“可以赐其兄为世袭男爵,封地十里。京畿地方不可能,就在中都凤阳府选一处。诏免朝廷各项杂税,其税收三成用于孝陵。每代抽两丁编入孝陵卫,为太祖效力尽忠。”

这是第一条,第二条是关于日本公卿阶层的安置,这一条更简单,也麻烦。日本公卿阶层希望能改籍并入大明,拥有正常民籍,可以参与科考。看着简单,潜在意思是希望下一科时,能参考西南、蒙古、朝鲜旧例,恩赏最少二十名进士名额。

之所以麻烦,就在于这里。去年的科考,蒙古、朝鲜、西南这边多出一百一十名额,导致每科三百进士数量膨胀为四百出头,已引发士子不满。

增加名额是好事,可不能指定地方。

结果就是,去年科考后,向这三个地方改籍的士人数量大增,想要争取这项福利。朱弘昭正准备在下一科时压缩名额到三百五,再说让瀛洲进士与各处不一样。

蒙古、朝鲜、西南挤出来的进士,所学所想,与

大明主流是对接的,相当于与国际接轨。而瀛洲汉化程度落后,又会因种种原因而抱团,大开方便之门,只会形成顽疾。

以后可以给他们同等的待遇,因为那时候他们已经汉化完成。现在给,考中进士的这些人省去基层的打磨,心态会不正。

更关键的是,日本人的战绩太差,给二十个进士名额,各处不信服。你若打得好,谈判时给你一批名额,那还算合理。分明是离死不远了,还狮子大张口想要啃一口好肉?

接住李秀娘的手帕,朱弘昭抛出落在郑崇俭乌纱左翅:“去,再谈。我大明不着急,前线将士不着急。朕也不着急,你急什么?”

这也叫大让步?朱弘昭想不明白,连第三条也没听,直接打发哆哆嗦嗦,顶上乌纱冠披着白色手帕的郑崇俭出宫去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