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室的苦,朱弘昭是理解的,可今时不同往日,屁股坐在龙椅上,他对这些宗族也不得不提防着。
拿了个西红柿,咬一口吮吸片刻,朱弘昭眼睛却盯着
周王,周王一脸坦然的苦笑。
“宗室的事情,一直拖着、耗着也不是个办法。”
朱弘昭吃完西红柿,擦着嘴角:“魏忠贤之前就有个计划,意在限定宗室爵禄。以现在的爵禄为限,不再增发。下拨于各王府,由王府署理宗室生计。这是治标不治本之策,也是朝廷没法子的事情。”
“如今朝廷改制,以后的税会多不少,可宗室代代繁衍,也会只多不少。国朝历年平均每年税四千万石,其中皇室三百万石、宗室需要八百万石。盈余几百万两,也都用在了战事上。朝廷手里没钱,什么都做不了,什么也修不了。各处不用心在正事上,只能看着朝事日渐颓废。”
讲述着形势,这些都是实情,周王也都是知道的。宗室中,周王一系是最特殊的,因为初代周王是成祖朱棣的同母弟弟。
“天下人不会追究朝廷为什么只收这么可怜巴巴的一点点税,他们只会追究为什么我们朱家要拿走四分之一的税。可他们谁知道,给宗室八百万石真正发下去的又有多少?没有皇室镇着,别说四千万石,就连两千万石,这个朝廷也收不上来。”
见皇帝显然有准备,周王双手抱着西红柿,静静听着。当今皇帝独断专行惯了,他说话表明已有了处断,听着
就是。要反驳或影响,只会有苦头吃。
看一眼白须华发的周王,朱弘昭继续说:“治天下,百姓单纯以为是皇帝在治,明眼人都知道是官员在治理。什么吏治败坏,没有一个皇帝喜欢看到吏治败坏。说白了,皇帝干的就是监督官员的差事。官员们把天下弄没了,他们不会灭族,跟着孔家投个新主子继续当官就是。而我们朱家,会被人杀光。所以朕杀他们不会有一点的手软,但对于宗室、对于百姓,朕是有感情的。”
“对宗室而言,朕是一家之主,对百姓而言,朕是他们的君父。”
“王叔,对宗室,朕这里有两条处置意见,现在还在酝酿中。待朝廷财政好转就会施行,今日也给王叔透个底,给各地宗室们安安心。”
“第一条路子,效仿汉推恩令的同时,增加对爵位继承时的考核,使爵位不泛滥,保证袭爵之人才干。以后的御史台、大将军府,都会对宗室大开方便之门。这监察大权和领兵权,朕都可以分给宗室一些。”
这是针对中低层宗室的待遇,给了他们待遇,让他们自谋生路,自然要剥夺爵位爆发式增长的可能。
“第二条路子,各藩亲王若有开疆扩土之志,可立藩于外。郡王们也可,若不可,则在国内土地丰腴之处,割
乡镇为小藩,自给自足。郡王们给与乡镇自治,辖土百里,掌千户之民,日子过的如何,全看治理手段。”
“亲王们,则是给与一县之地开国为内藩。除了对军械有限制外,别无其他限制。”
“朕的意思,王叔应该理解了?”
朱弘昭看着周王,周王不知道这是不是试探,没有言语。
若是真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你们自给自足,朝廷就不给爵禄了。相反,你们还要给皇室钱。每年祭祖,皇室主持,你们这些旁支掏份子钱是应该的。
哪怕全部的亲王都不愿意离开国土,也就割出去三十来个县,算上一百多个郡王所需的乡镇,也就不到五十个县,四处分割的支离破碎,也起不到什么威胁,反倒可以监察地方周边官员。
五十个县也就三个上府,三个上府给的赋税一年撑死也就百万石,这笔买卖划算。
这就是以宗室取代地方士绅的手段,哪怕以后出了问题,这些生长在地方,有自己实力,也历练过的宗室们,也是最后翻本的机会。
不至于被人像猪一样一家家的给屠了。
一方获利,自然有一方倒霉,倒霉的只能是地方士绅
、豪强。对于这些人,朱弘昭真的是恨的咬牙,这些人渗透地方,上下勾结,九成九的士绅成长,吸的都是朝廷的血,吸的都是地方上的民脂民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