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昭两个字不需要过多解释,弘扬日月,自朱弘昭入京以来,朝廷可谓蒸蒸日上,少了党争的虚耗,可以让官员们放心的去做些该做的事情。
“如今辽东大战,建奴也算兵精将猛,可比起齐壮王当年汇聚的将领,重整的宣大卫所军而言,建奴之八旗犹如土鸡瓦犬,不足为虑。”
“尤其是征西将军何冲,贫道素闻此人跋扈,元年时只服军令调遣,不服齐壮王,而对监国殿下却是恭谨如仆从。诸位可能不知,神祖末年,就是此人狐假虎威,以百余人夺了东路参将麻承宣之兵权,进而查获麻承宣罪证。以先斩后奏之势,为齐壮王扫清了施政东路之阻碍。”
“蒙古大汗有蛟龙之势,却被征西将军两战而降,二十万蒙古铁骑灰飞烟灭,这是前所未有之大捷。如今辽东,征西将军兵锋所向,跑马收失地。故而,贫道断定何冲乃是扶龙主将,乃是关、张之流。”
青阳子夸夸而谈,将既定事实套上神秘色彩,瞬间他的形象就拔高了。
他要为冲击道门领袖的位置做各种工作,经营好自己的形象非常的关键。作为道门领袖,他死后成仙的可能性会更大。
他说的这些事,可是实情,在场的真人们一听,略一分析还真是这种情况。
或许建奴也有龙脉相助,但潜龙出世前,往往会有蛟龙乱世,为潜龙铺平道路。
显然,宣大军灭了建奴,也刚好应上。
这边青阳子为朱弘昭身怀天命一事从舆论上进行宣传,能进一步的稳定人心。他也要借着这个事情,为自己铺设通天道路。
那一头,齐王府家眷入京,唯独少了朱弘林。
朱弘林外出游历,这个消息被赵举一力隐瞒,深怕消息走漏遭人挟持。而让朱弘林离开所有的视线,也是有好处的。
朱弘林是朱以溯收养的庶长子,真有人拿朱弘林做文章,那可是动摇朱弘昭威望的事情。
“找?什么时候才能找回来!”
朱弘昭还准备继位时册封朱弘林为辽王,让他成为京师东北的藩篱。
现在倒好,因为家庭矛盾朱弘林负气出走,都无法正大光明的下令召还。
“老奴已派出十余路探子朝江南各古迹景胜搜寻,朱先生也派了心腹人手经营江南各府县,想来不久后就会知道大爷的动态。”
赵举此时有了一个新形象,两撇八字胡没了,穿的是崭新的宦官服,他本来就是一个宦官…
朱弘林是长兄,自然是大爷,在王府里,朱弘昭就是
二爷。
更为关键是,他继承皇位,必须要分封一帮兄弟。有嘉靖的老例子在前,他要追封自己的父亲为皇帝,皇帝的兄弟也要封王。
他实在是不愿意封自己那个恶心的大伯为亲王,堂兄朱弘楚他也不想仓促封王。而朱弘林就很不错,血系是他大伯一脉的,身份又是他的兄长,封他一个为亲王,足以应对朝野舆论。
舆论很蛋疼,反对过多册封亲王避免宗爵俸禄加大朝廷负担;但朱弘昭不封王,又会拐着弯骂他刻薄寡恩。
现在的朝廷非常有钱,可依旧有人顶着朱弘昭的怒火,上书请令。认为应该将宗室的俸禄按照此时的数量固定,由朝廷发放给各王府,由王府再分发这批俸禄给底层的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