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舆论战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771 字 11个月前

阎应元别具一格的双眉轻皱:“内阁?开启民智?”

“千岁爷,诽谤内阁可不利于政令通常。”

“御史不就是干这个差事的?怕什么,与其等江南的报纸发展起来,不如朝廷主动开展报纸行业,汇聚天下信息于一册之上,其中蕴含的东西远远不止这些。运用得好,报纸就是民间的御史,代表民间的呼声向朝廷转达,打消朝廷与民间的隔阂。更重要的是,它能开启民智,让百姓睁眼看世界。让他们知道更多的事情,他们会思考,会在报纸传递的思想引领下监督官员。”

吃两粒葡萄干,朱弘昭打量着阎应元,继续说:“报纸是信息平台,让百姓在报纸上发表意见,远比御史来的有效。百姓识字的少,所以孤希望你能尽量的站在百姓的角度说话。若做得好,你将会成为引领时代的人,是开创历史先河之先驱,你的功绩无人能抹除。”

阎应元眉头舒展,似乎一些东西他揣摩透了,抱拳道:“千岁爷,需要臣如何去做?”

朱弘昭不准备培养阎应元在官场发展,官场的水太深,他担心淹死阎应元,也担心这水会让一个新鲜的人发酵

,变成老坛酸菜之类的腐朽。

“三日内完成首刊,其中内容可抄邸报,其中画线内容不可宣扬;另外着重书写盐税、与罢辽饷之事,这两件事情的功劳要记在皇帝身上。孤会指示朝中大臣书写时论投稿到你那里,你也可以去访问方从哲、刘一燝等致仕大员,务必在三日内完成首刊。到时邸报发往天下,你的报纸随同发送,同时在京中售卖。”

阎应元低头沉思,片刻后道:“千岁爷,臣家中书坊人手恐有不足之处,还需千岁爷拨付些人手、印刷机械。”

朱弘昭一笑,很满意阎应元的务实,从袖中取出一封折子递给阎应元道:“厂卫已选出精干人手,你要做的就是带着这些人完成首刊内容的收集与排版,在十四傍晚前交给李墨轩,由厂卫负责校准、印刷。”

阎应元看着折子,里面朱弘昭详细描述了报纸的形势与排版,并提议报纸可分为时政、军事及边防、民情、国外风物、各地趣闻、文人诗稿、商民广告等等几个版块。

就连报纸的营销方式都做了准备,将会有锦衣卫暗线负责在市面上售卖,阎应元的报纸机构叫做京闻报社,挂在锦衣卫新设的时论司,售卖利润扣除分给文人的稿费及各项支出外,剩下的由报社与时论司分成。

阎应元看着后轻呼一口气,原来他的报社只是负责报纸内容的采集和排版,并不负责刊印。如果排版、刊印一体,他不敢接这个差事。

一旦里面有什么敏感的内容不小心刊行出去,报社里面的人会倒大霉。

由锦衣卫负责最后的考校和刊行,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报纸信息的安全性,不会出现什么煽动性,不利于国朝稳定的信息出现。

见他似乎领悟到了这一重顾虑,朱弘昭也松了一口气。

谁掌握舆论阵地,谁就掌握了发言权,以及主动权。

黑的白的,由自己来说,这可比什么独裁来的方便的多。

送走阎应元,朱弘昭觉得自己应该在国法中加强对舆论的管制,起码报纸的发行要明确规定下来,各种报社可以申报批准,但必须由厂卫负责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