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治国安邦,顺我者昌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593 字 11个月前

可这事变质了,可国法规定的东西要纠正过来再轻松不过。所以成基命主动找了一些朱弘昭喜欢的地理杂书送呈,加上朱弘昭对他的印象不错,一来二去就有了书信联系,相互研讨一些地理风俗,算是朱弘昭的日常消遣。

叶向高没想到自己并不看重的这个弟子,竟然人不知鬼不觉的和齐王搭上了线。现在他哪怕天黑回宅子,也不敢找成基命来询问。

官员们现在很老实,要么上朝或进衙门坐堂办公,要么回家老老实实待着。本来就该这样,免得官员们私底下串连结党。现在谁都不知道会不会再爆发一场政治清洗,有了风暴因为走的近了,一起被逮进去是很正常的事情,喊冤都没得喊。

“台北府初设,万事从头起,权当是一次历练。毕竟台湾荒芜,也不怕弄坏了,就先钦差少詹事成基命以本职充为台湾巡抚,总管台湾军政事宜。所缺人手,就由成基命选定,孤将台湾交给他三年,三年后若做得好,孤以六部左侍郎相待。”

此时地方上,尤其是南方,不仅南方军队受文官掣肘严重,文官之间相互拉后腿也是一个很不好的风气。既然要给成基命一个机会,朱弘昭不妨送佛送到西,一次把政策给到位,免得成基命下去后受制于人。

再说,东林在南方的威望摆在那里,成基命下去巡抚台湾,没人敢得罪东林人,只会配合。

叶向高代替成基命答谢,史继偕则在一旁抚须含笑,齐王重用成基命,带来的好处是总体性的,起码君臣之间的对立会消减不少。

不过,叶向高有麻烦了。东林人内部大清洗,流了大血,结果齐王丢下来的第一块大肥肉被叶向高的弟子成基

命给吃了,其他派系如何能心平气和?

而且以成基命的那个对事不对人的脾性,台湾所缺的属官估计不会给东林人多少面子,会加大东林内部的对立。

台湾的事情捋顺了,现在该是辽镇的事情了,这事朱弘昭尊重天启的意思,不急着对孙承宗下手,而是督派监军前往,这个监军要符合天启口中的强力属性,所以人选上就将范围缩小了一大圈。

“殿下,臣推荐山海关内外总督,右佥都御史孙传庭前往辽镇督战。”

崔景荣起身抱着牙牌:“孙大人本就履职于辽镇,上下相熟有利于稳定前线军心;其二,孙大人精熟军兵事,军法如山可使辽镇一改往日积弊;其三,孙大人可总督辽东各路兵马而不使兵将离心,利于统合各部战力悉数用于国事。”

叶向高起身道:“殿下,臣举荐山海关监军,左佥都御史李邦华。孙大人坐镇山海雄关不可轻动,李大人曾随殿下征讨闻香贼多有军功,又曾于天启元年整饬京营多有政绩,下半年曾创立天津镇。李大人熟稔军中事宜,孙大人不可轻派,不妨以李大人前往辽镇督战。”

这种事关八万大军的事情,韩爌不喜欢去摻合,投入

冒得风险与收获不成比例;何宗彦依附史继偕,史继偕不发话,何宗彦自然要乖巧一点。否则以现在朝中的局势,废掉一个内阁不是什么惊涛骇浪。

朱弘昭端着茶碗看向史继偕,史继偕抱拳道:“殿下,孙大人固然能一统辽东诸路大军,但此时遣派有夺功之嫌,不利于孙大人名望。再者,辽军无关辽东战局,派李邦华足矣。”

史继偕的话很难听,将孙承宗和辽镇八万将士当成了草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