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眼光(一)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424 字 11个月前

割一个县只是小事情,只是汉朝推恩令的翻版而已。朱弘昭点头答应,李秀娘没什么反应,李幼娘顿时就不乐意了,天子在这里又不好发作。

齐州各县富裕,士绅阶层也被‘闻香叛军’洗的干净,经营的好,每个县能年入两万两左右。这么一下子划出去,李幼娘心里哪能乐意?她是齐王正妃,将来齐州的一切都是她儿子的,她怎么可能那么大方?

宫里的人,都是需要演技的,李幼娘的小心思逃

不过在座诸人目光。张嫣担心齐王脸面挂不住,将李幼娘拉到身侧附耳轻语,李幼娘一听齐王和天子打过赌,赌注竟然是四个县。顿时看向张嫣的目光充满祈盼,冒着小星星,估计她可能是此时最希望皇后诞下太子的人。

四个县啊,让出去一个又如何?以后多和天子打几次赌,那齐州该不会越来越大?地盘在朱弘昭看来是人口、是物资的承载,在李幼娘看来就是下金蛋的鸡,自然是越多越好。

皇后的娘家封伯是惯例,诞下太子往往会提升一级为侯。运气好,可能由侯转为世袭伯。后宫嫔妃们就没这个待遇,天子宠爱要给嫔妃娘家人封伯,难度不在皇后这一关,而是满朝文官,后期的皇帝又心软斗不过文臣,所以嫔妃娘家人想封爵,难度很大。

又因为朝臣有意识排挤皇戚,尽管嫔妃都是民间选上来的的良家清白女子,起码也是耕读传家。被朱弘昭抄了的李维翰就是代表,先是妹妹被选为嫔妃,然后自己争气考中进士。

所以这家伙什么职位都干不长久,因为宫里有靠山,转职就是升职,官升很快。缺乏必要的打磨,更因为宫里有人,贪起来简直就是一发不可收拾。

特别是李维翰一事后,哪怕最受天启宠眷的成妃李氏,还是生下皇女,又怀孕的范慧妃,她们的娘家人就算有本事爬到官场,也将失去上进的机会。朝中清贵的职位多了去,有些还没有数量限制,天启觉得给外戚一些清贵显职就足够了。

朝中,用两三个藩王相互牵制并与文臣相争,再佐以宦官和勋戚子弟居中调和,三足鼎立,他的这个皇位大鼎也就安稳了。

勋戚除了功勋子弟,也包括贵戚,但不包含当代皇帝的后戚。因为这些人有直接的靠山,有恃无恐才会让他们有对抗律法的底气。

宴会之上其乐融融,酒酣之后,天启吃着水果,话题由国泰民安各地风俗转为辽镇战事,盯着朱弘昭问:“齐王,给朕一个准信,辽东那边有多少把握?”

朱弘昭身子前倾,摸着下巴沉吟片刻:“各部刻期而发,进军路线与路线与军机处规划相符,就能同期而至。粮秣补充到位,朝中井然有序,臣弟有八成的把握。进军进度出现延误,减一成;粮秣补充不足,减三成;朝中不稳,也减三成。”

七成已经是很高的估算,战场上往往有五成胜率就值得拼一把。很多战争,都是在估算低于五成的条件下发动的,最悬殊的如淝水之战,这场战争胜利的有些不可思议。胜不在东晋军队强大,而胜在前秦百万大军人心不齐,上下怀怨矛盾重重。

搓搓手,天启还担心何冲的事情影响朱弘昭的锐气,这回他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