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天启

大明宗室 孤君道 2017 字 11个月前

写完手诏,老魏正要走,被发愣的天启呼住:“老魏,传句口谕给刘时敏,让他整军备武,若族叔兵败,务必出兵救回族叔。今年的矿税免除,以供东路军资。”

魏忠贤点头哈腰:“陛下待朱参将何其厚,老奴都看着眼红。”

“去,甭说这些旁的没用的闲话。”

“老奴这就去…”魏忠贤裹了裹衣领,出殿在小宦官帮助下披上披风,裹紧衣袖走了。

殿内,天启皇帝又在发愣,良久拿起孙传庭的奏折,脸色铁青,口中低声呢喃:“前年的进士,如今贵为从三品,离间中伤宗室,其心可诛!如此小人,哼…”

他的声音很小,周围史官并没有听到。皇帝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史官跟随记录,就连宠幸了哪个宫女,都由宦官充任的内廷监录记载于文。

至于刚才皇帝和魏忠贤的对话,也会被删减冗余以凝炼的字句记录下来。估计赵率教名声已经完了,可能史书会这么记载:上问将,忠贤独荐率教…

天启继位不久就差遣厂卫秘入九边,刺探军情军备,而对东路又是格外用心,自然了如指掌。

孙传庭的奏折被天启揣进袖子,打算如厕的时候使用。然后拿起朱以溯的奏疏,天启只是一叹,奏折里用词简白,只有一个意思,这次出兵大胜,希望能退伍回归山东祖籍,若天子垂恩怜悯,朱以溯很直白的言明想讨要一个爵位传家。

至于不胜,朱以溯说的很清楚,无颜愧对万历皇帝。

再然后是刘时敏的奏折,刘时敏的折子迟来一些,也是这奏折才让天启彻底恶了孙传庭。刘时敏折子里详细描述了大同镇总兵杨肇基所作所为,甚是惋惜。又着重分析了卫所军制重建后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才让天启皇帝认为孙传庭别有用心。

文官们集团有意无意的削弱武官,腐化军兵武备。这些事情刘时敏也微微提及,让对杨肇基一事还有些迷糊的天启瞬间明了。

杨肇基是积年宿将,杨家十世在军中根基很是稳固,显然,大同镇的军兵将领是弄不倒杨肇基的。能让杨肇基主动辞官的只有一个集体,那就是满朝文官。

最后一道奏章再看一遍,天启也一并收进衣袖,准备统统销毁。尤其是朱以溯的折子,若传出去对他的名声不好,好像他多苛责宗室似的。

明朝皇帝别的不说,对自家族人是好的没得说。虽然

多有限制,但决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的族人,哪怕是废了的庶人。

宗室、皇室一体两面,一荣俱荣,打宗室的脸,就是打皇室的脸。

不过不管朱以溯这带兵两年来的第一仗打的如何,反正命必须保住,否则难堵天下宗室藩王之口。

宗室、藩王不能入京,可一道道的折子可以仗着辈分高训斥你。皇帝最重要的除了权势,就剩脸面了。天启显然不想被宗室长者指着鼻子骂他刻薄,否则这脸往哪搁?

同时,他对同辈的族弟朱弘昭也有了些兴趣,打算派人去详细了解一番。想到就做,天启清了清嗓子道:“召骆思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