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阎敬铭,李旭还是知道的---阎敬铭被后世历史誉为晚清的理财专家,为人清廉而刚直不阿,时人评价甚高,也是一个有本事为国出力之人!故此对这位已经六十八岁的老人,李旭还是很敬重的。
他叹了口气说道:“阎公,户部情况本侯岂能不知?张南皮借钱打仗就是本侯的主意---欧美诸国哪个不是借钱打仗?用英国人的钱打法国人,何乐而不为!别人敢借钱给你打仗就不怕你打败仗---商人无利不起早啊!”
李旭说着将手里的烟散了一圈,屋里的气氛缓和了许多。他接着说道:“国人向来怕借钱,传统观念总觉得借钱不是好事!其实不然,钱生钱方是经济之道!阎公,户部总是把收来的银子放在库房里生灰可不是个办法,不妨看看江南的银行是如何做生意的!”阎敬铭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义勇侯在军机处大发脾气痛骂李鸿章等人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酒楼茶馆里各种版本的谣传流言满天飞,越传越走样。到最后居然演义成了先帝赐给了义勇侯一根金装九节鞭,上打昏君下打奸臣。那说书
的沙哑着嗓子唾沫乱飞---义勇侯在金銮殿上追打李鸿章这个卖国贼大奸臣---各位看官,您想啊,义勇侯春秋正盛膀大腰圆,虎步生风,将那李鸿章撵得绕柱子满大殿跑啊---只见义勇侯赶将上去,大吼一声---嘚,奸贼休走,纳命来,哇呀呀!手举鞭落,噗的一下,正中李鸿章的面门---但见李鸿章七窍流血,啊,不对,是满面流血恰似开了水陆道场一般…(哗---台下观众一起拍手叫好,打死个小娘养的卖国贼…)
大闹完军机处后没几天,李旭进宫面圣。养心殿上再次针对中法和约一事侃侃而谈,直截了当地表示今后事涉江南的外交事宜不能听凭总理衙门定夺,更不能让直隶总督确定---这些家伙办事不靠谱,江南人民不放心!没有李旭的认可,义勇军一概不认账!
慈禧太后木着脸没吭声,只有小皇帝光绪听闻义勇侯在军机处破口大骂一干朝廷重臣,现在又见李旭在养心殿上不卑不亢昂首挺胸大谈国事,摆事实讲道理说分析,头头是道条条有理。不禁拍案大赞---大将军不愧是我朝第一条好汉---这称赞把李旭也吓一跳,心说光绪不是被身边那帮时常在啃的鸡贾老四那里鬼混的小太监说
隋唐演义听多了吧?
李旭在养心殿面圣的表现被当值的史官如实地记入了起居注“两宫召义勇侯于养心殿,侯言词喋喋,声震殿宇。上喜,曰为本朝第一好汉。太后默然。”
打发走了义勇侯,慈禧太后陷入了沉思。李旭在军机处的所作所为她已经知道了,现在她对李旭是愈发地感到神秘莫测而难以理解。这个男人简直是个当世诸葛亮,军事、经济、民政啥都懂,就是办外交也比那个向来被朝廷视为谙熟洋务的李鸿章强得多啊!
在世人眼里,李旭就是一个难得的国家栋梁。但在慈禧眼里,这根栋梁太吓人了---一个她没法掌控的栋梁之才能用吗?敢用吗?慈禧明白,为了爱新觉罗家的江山永固千秋万代,为了自己的权利地位没有任何威胁,她首先要的不是人才是奴才!可李旭是她的奴才吗---现在打死她都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