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名叫董时进,原是四川省农业改进所所长,是全国知名的农业专家,若用此人,商城未来农业必然获大丰收。”
“噢?有这样的人才?把他带来见我。”
“他现在就在外面等着呢,袁长官,我这就叫他进来。”
罗广才不由分说走到了屋外,不一会儿的功夫,一个年约四十,相貌清瘦,梳着背头,戴着一幅眼镜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你好,鄙人董时进。”来人不卑不亢的向袁志文微微一笑。
“董先生,欢迎你到商城抗日根据地来。”袁志文友好的伸出了右手,两个人的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董先生,商城根据地现在百废殆兴,你来的正
好,有你的帮助,商城根据地的农业一定会有所发展。”
“袁长官,我从重庆来到商城,为的就是在抗日的第一线做些事情,请放心,我一定尽我所能,为商城的农业服务。”董时进语重心长的说,事实上,董时进在重庆时看不惯政府的官僚作风,觉得与其将生活耗在毫无意义的扯皮上,还不如到前线去,为抗日尽自己的一份力,于是他来到了商城。
“董先生,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你放心,只要你需要的,尽管向罗广才要,如果他不给,你就找我,农业是百业之本,我们一定要把商城的农业发展起来,不知你有没有自己的工作思路呢?”
“我有一个计划,首先要种一些经济效益高的水果树,如苹果、梨、桃等,其次,要开始乳牛计划,大力提倡老百姓养乳牛。“
“种果树我可以理解,果子成熟了不但可以吃,还可以卖很多的钱,树木本身也可以当成木材,可是这个发展乳牛计划我就不明白了,在我的印象里,应该发展耕牛才是,这样可以帮助老百姓耕田才对。“袁志文有些不解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