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 大迁徙

明末混球 流光飞舞 2184 字 2024-05-20

当然,李惟鸾也没有乱杀一气,在无情地镇压所有敢于抵抗的人的同时,他也对那些早早对大明流露出向往之意的部落伸出热乎乎的大手,赠送他们大批铁器、布匹、

粮食、农具,还送给部落头人不少精美的奢侈品,赋予他们大明仆从的身份,允许他们出兵与明军并肩作战,讨伐那些占山为王的部落。很多部落都倒向了大明,踊跃地派出勇士与明军并肩作战,到最后,在白山黑水之间的战场上已经很少能看到明军士兵的身影了,都是几个明军军官指挥一千几百号蛮族勇士在围殴不服王化的蛮族————当然,那些听从明军军官指挥的蛮族士兵是坚决不承认自己是化外蛮族的,他们坚定地认为自己是正宗的明军士兵,说他们是蛮人是对他们最大的侮辱,那是要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

无数原始终落归顺,无数原始村落被踏平,生活在密林中的蛮族不是归顺就是战败后被强行迁出森林,迁到大平原去建立村镇过上农耕生活,拒绝接受大明统治的不是变成了林中野兽的美餐,就是背井离乡踏上了漫长的迁徙之路。到底有多少人被迫迁徙,有多少人倒在了迁徙的路上,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在乎。大明已经用自己的遭遇证明“落后就要挨打”,大明只是军事制度落后于旗人,便差点亡国,那些依然停留在原始社会阶段的蛮族跟大明

根本就不是一个级数的,归顺是最好的选择,不肯归顺的,便只能家破人亡了,这个世界就有这么残酷。

不过明军没能抓住溥洛和庄妃。这一路旗人迁徙的速度非常快,在明军忙着摆平索伦诸部的时候他们便架设浮桥渡过乌苏里江,来到了海参崴,并且轻易地征服了当地人。明军赶到后,他们果断焚毁浮桥,带上所掠来的人口和物资继续往北迁徙。追击的部队人手太少,再加上雨季已经来临,江水猛涨,不管是造船还是架桥渡江都极为困难,所以好不容易追到乌苏里江江边的毛永俊只能隔着乌苏里江望着对岸的村落腾起的滚滚浓烟,望洋兴叹。

协从作战的关宁军随后赶到,他们立功心切,不顾江面波涛汹涌,利用浮木建造了十几艘小船,一千多人就坐着这样的小船渡过江去,发起追击。结果不出意外,数日之后他们便遭到了溥洛的伏击,穷途末路之下,清军打得极其疯狂,有些家伙连中数弹都还在咆哮冲锋,更有人刺数把刺刀贯穿了身体都还在挥刀砍杀,换装之后的关宁军拥有了跟河洛新军和天雄军一样的武器装备,却没有具备

他们那种钢铁一般的纪录和坚不可摧的意志,当即就被吓尿了,扔下枪就逃,然而四面都是伏兵,他们能逃到哪里去?也就半天时间,一千多人的队伍被吃得一干二净,追击没有起到任何效果,还白送了一千多支线膛燧发枪和大批子弹、手榴弹给清军。毛永俊渡过乌苏里江之后,看到的只是一地死尸,至于武器弹药,那是一点都没剩,气得他跺着脚大骂关宁军是猪队友!

骂归骂,事实却不容忽视:占领海参崴已经是明军的极限了,清军可以继续往北迁徙,无后方作战,明军不行,再继续追下去,后果难以预测。无奈之下,毛永俊下令停止追击,在海参崴建立据点并且移民过来,先积蓄实力,再继续追杀。

溥洛很幸运地获得了喘息之机,得知毛永俊没有再追过来之后,他放慢了速度,一边迁徙一边攻掠沿途的部落,尽一切努力吸收人口。现在旗人的数量实在太少了,在这片残酷的土地想要生存下来并不容易,最好的办法就是扩张,拥有越多的人口,生存下去的几率就越高。苦于装

备和战术上的巨大差距,清军战不动明军,但是要对付那些生活在西伯利亚荒原上的原始部落却是再轻松不过了,区区几千清军一阵风似的卷过西伯利亚,无数人因为他们而丧命,无数人因为他们而踏上了迁徙之旅。

但是西伯利亚荒原并非无主之地,很快,清军便遇到了强劲的对手:凶悍的哥萨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