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给吓得不轻,再多一亿人!我的老天爷,还让不让皇上活啦?光是管这一亿人已经是焦头烂额了!他说:“你就别开玩笑了,再多一亿人,上哪找这么多地分给他们?”
杨梦龙说:“我不是跟你说了嘛,东北那边有的是肥得流油的土地,容纳几千万人都是轻松加愉快的!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地给那么多人种,而是没有那么多人种地!”想了想,用力一挥手,说:“算了,等把建奴灭了,再想办法移民,实在不行,就到小日本家里抓个几十万过来!”
那语气,好像日本和后金都是他家菜园里的菜,他爱怎么掐就怎么掐…
船在天津靠岸,杨梦龙本来想悄悄的进京,打枪的不要,谁知道船还没停就看到天津大大小小的官员在码头上等着了,看到他的船靠岸,一个个笑得跟朵花似的,就差没有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了。看样子是躲不过了,杨梦龙郁闷地上去,马上被这帮家伙簇拥住,争着嘘寒问暖,那叫一个关怀备至。天津卫可是下足了
力气,为他备下盛宴,山珍海味,河鲜水产,数都数不过来,天津官员缙绅尽皆出席,轮番吹捧,那叫一个客气!等他喝得有一点醉意了,天津知府才终于掏出了心里话:能不能帮帮忙,给他们跟东江军牵条线,让天津也从海盐生意中分一杯羹?
————在毛文龙时期,天津文官把东江军欺负得太狠了,完全不把他们当人看,现在东江军靠着海盐咸鱼翻身,生意做得越来越红火,这帮官员眼馋得不行,想凑过去分一口却又不好意思,没办法,只好请杨梦龙帮忙了。
这个小意思,杨梦龙痛快地答应下来。在他的帮助之下,东江军和天津官场达成了和解,以比较优惠的价格向天津提供大量优质海盐,天津再转销往内地,由于成本低廉,河北很多大城市的盐价应声而跌,老百姓享受到了不少好处。
在天津大吃一顿后,杨梦龙继续赶路,直奔北京————大老板已经等着他回去述职了。
进入北京城后,杨梦龙的第一感觉就是流民和乞丐几乎绝迹了,问了才知道,只要是手脚健全、智力正常的,都让官府抓起来送到河套地区去啦。好嘛,真是够简单够粗暴的,不过总好过让那么多流民挤在北京城里等着饿死或者冷死强。歇了
歇脚之后,他带上大包小包,前往皇宫,求见皇后去。
而这时,崇祯正在精神抖擞的上朝,商议着国事。看得出他的兴致很高,整整一个冬天,蒙古大草原都乱得不可开交,土默特部分裂成两派互相攻伐,天雄军在一边煽风点火,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蒙古部落卷入战火,连例行的春季对大明边境地区的袭扰劫掠都忘记了;而在西南地区,让大明头疼不已的少数民族大量往安南迁徙,闹了十几年的奢安之乱快闹不下去了————彝人、苗人都跑光了,还闹个屁?当然,最重要的是,去年抄晋商八大姓的家的时候,朝廷得到了整整五百万两银子的赃款,卢象升还暗地里给了崇祯一百万两白银和五万两黄金,这等于是让朝廷多了一年的财政收入,有这笔钱在手,很多事情就好办得多了。基于此,崇祯是意气风发,而那些只比死人多一口气的老臣也拿出了几分精神,出谋划策,滔滔不绝,跟以往的沉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然,也有一些不怎么愉快的事情,比如说就有人提出应该让河洛新军和天雄军把生产武器的权力交给兵杖局————现在兵杖局都快饿死了,打从河洛新军和天雄军的兵工厂发展起来之后,就再没有哪支军队要他们生产的垃圾,以前武将想要得到武器装备得给兵杖局塞钱,现在他们就算给军队塞钱都没人要他们的破玩意儿。这是个相当敏感的话题,武将私自制造兵器,而且造得比朝廷的还好,始终是
大忌,崇祯也有点儿拿不定主意,长期让这两支大军自行制造兵器他心里有点儿不安,但是他更清楚,如果这两支强军把兵工厂移交给兵杖局,用不了几年,河洛新军和天雄军的武器装备又要退化到崇祯二年时的水平了,这是他无法容忍的。他还没拿定主意,王承恩鬼鬼祟祟的走进来,上前小声说了一句什么,崇祯登时两眼放光,很响亮的咽了一口口水,说:“众位爱卿,朕身体有点不适,今天就先到这里吧,你等好好商议,先拿个章程出来…”别说别走下丹陛,拔腿就往外跑,王承恩拖着嗓子喊了一声“退朝”,也跟着跑了,扔下一大票文武大臣在那里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