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零 决定

明末混球 流光飞舞 2149 字 2024-05-20

方逸之连连摆手,说:“不用了,早就吃了,过来找你有事呢。”

杨梦龙问:“什么事啊?”

方逸之压低声音说:“秦王义军已经快打到常德了,整个江汉均已在义军的控制之下…我看朝廷的忍耐也快到极限了,还是适可而止吧。”

跟杨梦龙混久了,整个南阳官场的官员都养成了少说废话多做事的良好习惯,坐下三句话便直奔主题…再说你吟风弄月弯弯绕绕的他也不懂,只会惹得他很不爽。方逸之严肃起来了,杨梦龙也赶紧让自己严肃起来,说:“那个,朝廷已经任命我为湖广总督,负责平定湖广,明年就该出兵了。”

方逸之松了一口大气。杨梦龙在湖广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是一步好棋,一举掀翻了掐着南阳的脖子的湖广官场,将荆襄磷矿、长江水道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也让数以百万计的在达官显贵的地窖里吃灰的黄金白银重新流通起来,为南阳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南阳仅仅是依靠向义军提供粮食和兵器便赚得盆满钵满了。但这同时也是一步险棋,秦王义军横扫湖广,折腾了一年,他也提心吊胆了整整一年…一旦败露,可是要灭九族的啊!现在好了,终于要结束了!他开心的说:“那就好!只要河洛新军一出,百万义军不战而降,整个江汉都尽数掌握在我们手中了。最妙的是,义军已经将江汉平原那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连根拔起,留给我们的是一张白纸,任我们描划!有了这块宝地,要发展就容易得多了!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

杨梦龙说:“江汉平原我是要定了,但是义军不能停下来!”

方逸之问:“为什么?”

杨梦龙说:“我需要一个出海口!你也看到了,来大明经商的洋鬼子越来越多,而且都是成船白银的运过来的,这是何等惊人的财富?谁能拥有一个出海口,谁就能在跟洋鬼子的贸易中占到上风,我们虽然有很多货物是南阳独有,但是深居内陆,这很不利。”他用手指在桌面上画出一个箭头,“所以义军还不能停下来,他们得往两广那边继续打,最好把广州给我拿下来!”

方逸之倒抽一口凉气:“这等于是将整个湖广都拿下了啊!”

杨梦龙嘿嘿一笑:“怎么,你这个湖广巡抚还怕自己管的地盘太小?”

方逸之不禁笑了起来。他也是前些天才知道自己晋升为湖广巡抚,继续跟杨梦龙搭档,当时还以为吏部的老爷们吃饱了撑的,寻他开心呢,要知道几年前他还是一个苦逼的知县,现在摇身一变变成了封疆大吏,怎么可能!等

确定这不是愚人节的玩笑后,他眼泪都出来了,真是做梦都没想到会有这一天啊,方家总算是熬出头了!而作为一省巡抚,他当然不希望自己的政令连县城都下不去,秦迈和王锐把江汉一带的缙绅藩王收拾得太惨了,他的政令在江汉平原畅通无阻是绝对不成问题的,但两广桀骜不驯,很难确保政令在两广通行…嗯,还有最最重要的出海口,这个至关重要!

跟杨梦龙混了这么多年,方逸之最大的收获就是有了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科学技术非常重要,很多用政治解决不了的问题用技术就能轻松解决————比如说用磷肥就能用同样的田收获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口;

第二:农业非常重要,但一味在地里刨食是最没出息的,所以没必要一个劲的跟农民过不去,能不收的税就尽量别收;

第三:洋鬼子穷得只剩下钱了,与其在国内跟同行斗得头破血流,不如打开大门,把生意做到欧洲去!

“那就再赌一把,让义军继续往两广方向打!”方逸之发了狠。其实就算他想让义军停下来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现在义军卷起的声势实在太惊人了,整个湖广到处都是起义的烽火,到处都是打土豪分田地的吼声,这团大火如果不释放出去,迟早会把他烧得焦头烂额。

杨梦龙笑着说:“拿下了两广的,小半个帝国的资源就在我们手里了。江汉平原、珠三角平原出产的粮食、蔗粮、棉花、亚麻,广东那漫长的海岸线,还有湖广那数量众多的狼兵,想要振兴大明,这些都缺一不可!”想了想,又说:“接下来,发展的重心要放到武汉了。”

方逸之点头表示认同。南阳的发展已经步入高速轨道了,不必再刻意去做什么,只要确保政策的延续性,它便能保持这种高速发展的强劲势头,最终成为全国第一流的大城市。武汉是整个江汉平原的核心,沃野千里,水力充

沛,潜力比南阳还要大得多,只要加以经营,很快就会呈现出强劲的势头。更别提武汉的位置实在是得天独厚,完全可以当一个港口城市和水师基地用,这些条件是南阳不具备的,不好好利用的是傻瓜。事实上,现在河洛新军便在武汉那边建起了一个军工厂,专门负责制造大炮和炮弹,因为武汉那边水力资源更为丰富,可以为机械提供更为强劲的动力,实现更高难度的技术加工,而造船厂也在筹备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