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是何等的艰难和危险,十支商队有九支死在半路上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在渡过地中海的时候还有可能会遇上大风大浪,这无情的风浪会给那些历尽艰辛的商人致命的打击:就算船不被打翻,茶叶也会被弄湿,坏掉,损失掉绝大部份。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古时候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在欧洲能卖出天价,几块被海水泡过,上面还挂着盐霜的茶砖就能卖出上千甚至上万金币了吧,一来是全世界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二来是物以稀为贵,能经历重重艰难险阻最终运抵欧洲的货物实在是太少太少了,成了奢侈品中的奢侈品。像那种被海水泡过的茶叶吧,放在中国,估计农夫都不屑拿它来漱口,但是在中世纪的欧洲,就算是位高权重的贵族,一年也喝不上几回…太贵,货也太少了!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可是整整上万亩的茶园,这也太吓人了。
一些采茶姑娘手里拎着用藤编织而成的小篮子,在茶园间穿梭,飞快的将那些嫩芽摘下来放进篮子里。她们在采明前茶————也就是一年中第一批茶,必须在清明节到来之前采完,否则就老了,卖不出价钱了。没有传说中的动人歌谣,只有紧张而单调的劳作,真正采过茶的姑娘恐怕没有人会有那个闲心边采边唱歌,不信你到茶园里干一个星期试试?杨梦龙说:“这是我们茶园出产的第一批茶叶,数量不会很多,也就显得格外的珍贵了。”
来自荷兰的洋鬼子冲罗本神父嘀嘀咕咕一通,罗本神父代为翻译:“尊敬的杨,你大概能拿出多少茶叶来?”这位亲是东印度公司在东亚的代表,东印度公司在东亚一直很难打得开局面,那帮该死的中国海盗一直在跟他们作对嘛,他们在中国这边没有稳定的货源,过得相当苦逼,听说有位总督愿意开放地盘跟他们交易,这位兄弟屁颠屁颠的从印尼跑了过来。
杨梦龙问茶园负责人:“大概能产多少茶叶?”
茶园负责人沉吟良久,说:“这是第一批茶,恐怕不会有多少…一亩田最多也就五六斤吧。”
杨梦龙转头对洋鬼子说:“估计会有二三十吨。”
一大帮洋鬼子顿时傻逼了:“我的上帝,这么多!”把一磅茶叶的收购价乘以二三十吨,得出来的数字把他们给吓傻了。
杨梦龙嘿嘿一笑:“小意思,这是第一批,以后还会更多的…走,带你们去尝尝我们特制的红茶!”
茶叶这种东西是很娇贵的,摘下来必须尽快处理好,不然就要坏掉了。桐柏山茶园的制茶作坊就建在山脚下,茶叶一送下山马上送入作坊里,先是晒,晒到萎凋了,再炒,然后发酵…一系列古老而复杂的工艺看得那帮洋鬼子目瞪口呆,连声惊叹,大叫“学不来”。杨梦龙把他们带到休息室,吩咐一声,马上有人送来了两块茶饼。这是刚制好的,散发着让人心旷神怡的茶香,让那帮洋鬼子口水长流。杨梦龙捋了捋袖子,想显显身手,但陪同前来的柳紫嫣知道他是什么尿性,抢先一步抢过茶饼,飞快的揉碎,分到面前这长长一排茶杯里,然后提起装着沸腾的开水的水壶略略一倾,一道细长的水龙从壶嘴喷出,注入茶杯中,茶叶在开水的冲击下上下翻飞,恰似一群欢快的蝴蝶。她每个杯子都只倒了小半杯水,倒完了,又拿过杯子,在一帮洋鬼子眼巴巴的注视之下将已经发红的茶水倒掉,留下已经舒展开来的茶叶,倒完了,再次注入开水,这次注了个七成满。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让人赏心悦目,光是看她泡茶便已经是莫大的享受了。
精美的茶杯中,茶叶轻盈的翻动,吐出一个个珍珠般的小泡泡,一股浓郁宜人的茶香沁人肺腑,让人浑身毛孔舒张,心旷神怡。
杨梦龙小声说:“其实这种事情让我来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