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清见此便是道:“御史向义之心可嘉,心正也,但做
实事却还需变通。再者说,何为义?何为利?义与利是否两立,能否两全?”
“义利相对之论,本官以为不然,本官窃以为为官之义在于百姓之利,切乎每个老幼妇孺,无论豪右闾左,尽当一视同仁。天下大治,既个方之利得到最大同化,是为共赢。”
徐清语毕,在场之人都是点头,为官之义在于百姓之利,此万事之言也!御史也是露出一副明白了的样子,当即拜道:“多谢徐大人指点迷津。”
接着,高士廉说了,既然大家都认为徐大人所说之办法可行,那么就讨论一下,如何执行吧。于是众人各揽职责,徐清道,若想百姓诚信的把粮食还回来,把税和利钱交上,必须要肃清自己手下官吏的脏手。
最后,中书省拟旨,让地方官募集一些钱,朝廷拨一些钱,但大头还是使用徐清的法子,一借一贷。此事定了,其余的事情,那都是简单的了,徐清也没再出主意。
不过,今天徐清忽然意识到了一件事,这个尚书省还是少来吧,不然自己这装圈,太招人嫉恨了。今天这个御史虽然并非有意冲撞自己,可说不定这些人里头正好有想借徐清上位的呢。你想,如果他想靠着老老实实做事来出风头,那得打败多少人?可他只要打败徐清一个人,就能大
出风头啊。
中间休息,徐清借着出恭,再也没回来了。走在太极宫中,无意之间便到了太液池边。太液池也是结着冰层,徐清凑近,沿着太液池栏杆拍过去。此时,却见前面有好些宫女太监,其中还有一个穿着华贵的女人,但见宫女太监有许多畏惧之色,似乎是皇后之类的人。徐清心道,这我难道闯到后宫来了?没办法啊,我不知道路啊!不行,官员是不能随随便便来后宫,赶紧走。
谁知,那个“皇后”也是看见了徐清,招呼了一个太监把徐清叫来。徐清无奈,只得低着头过去,用余光瞥了那女人,乃是一风韵犹存的中年妇人。徐清下拜,心道,这到底是皇后还是其他妃子,喊错了咋办,于是徐清道:“下官徐清不知宫中路,无意中闯到娘娘这里,还请娘娘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