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又怎么样?上过战场吗?老子可是从马尼拉那地方滚出来的。好了,贴着沙子,匍匐过去,看看滚下去的赵大个子死了没有,没死就想办法把他拖过来。”
“是。”
安排完了这事后,老班长背靠着沙丘,向后转身:“老梁,咱们的豹子呢?”
“快了,td这两个新兵跑得实在是太快了,老方他们在后方扛着豹子跟不上。”
这是大明新军在重新整编后的一个班:不过这个班和其他普通的步兵班不一样。普通的步兵班一般是班长、班副,十三名士兵。全部装备天启1型五发弹匣步枪,战斗时,每个士兵四个手榴弹,五个弹匣,一把刺刀,仅此而已。
而这个大部分由的经历了马尼拉之战的老兵组成的步兵班,则是每个连队才有一个的重火力班:全班还是十五人。分为三个战斗小组,第一小组还是装备普通的步枪,第二小组则是装备了一挺轻机枪,轻机枪前进途中,一名士兵扛枪,一名士兵扛子弹箱,三名士兵护卫或者轮换。而第三小组则是迫击炮组:由于材料学工艺不过关,大明此时的捷豹1型迫击炮总重量超过200公斤,不是专业的举重运动员根本没法单独扛起这玩意突击前进。所以,在日常冲锋中,捷豹是被分为炮筒、炮架、炮座拆开来,分别由三个士兵扛着前进。而另外两个士兵则是负责扛弹药箱。
除了在进攻火力上与普通的步兵班不一样之外,重火力班的防护措施也不一样。
大明此时的年钢产量不过五十多万吨,大头都被海军拿走了。剩下的除了造枪造炮还要适当的照顾民用需求。所以钢盔这个对于士兵来说极为重要的防具,大明此时仍然无法全面装备。普通的大明步兵,此刻的头盔还是布质的。而唯有每个连队的重火力班,却人人都是头戴钢盔。
最好的武器,最好的防具,自然的,也要承担最大的责任。而现在,对面大约几百米外,不断闪现的火舌,就是这个重火力班必须敲掉的东西。
几个呼吸间,第二组,轻机枪组也到位了。待得再过了两分钟,迫击炮组也在‘吭哧吭哧’声中到位。
朝着沙丘的脊线爬了两下,老班长从怀里取出一个z型的望远镜,小心翼翼的向上举起观察了一会后。他听到身后一阵丝丝的声音:迫击炮在开始组装了。
“老梁,轻机枪架起来,准备火力压制。老方,八百三十米,十一点方向。你自己上来看看!”
“好嘞!”
就在这个重火力班紧张的进行准备工作的时候,一阵巨大的呼啸声,在他们的头顶炸响,然后他们刚刚抬起头,就觉得自己的视线了好像有个黑影一闪而过。
不过数秒的时间,他们就看到自己的后方,有巨大的声响和猛烈的火光传来。
“td难道西贼把重炮拉上岸来了?又或者说是舰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