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坚道:“还是景略想得全面,朕知道该怎么做了。”
王猛道:“既如此,臣告退。”
王猛退下之后,苻坚便开始思索起来,到底该如何行事才好呢!
终于,苻坚想到了一个人,那便是郭辩,这人素来名声原著,都说他有识人之明,若派他前去燕国,必能探知燕之虚实。
于是苻坚命人将郭辩召入宫中,对他说道:“朕闻慕容恪卒,欲图燕国,只是如今尚不知可否,故而想请爱卿去燕国一躺,为朕一探虚实,不知爱卿可愿前去!”
郭辩想也不想,便道:“臣愿往。”
苻坚道:“好,爱卿果然不愧是国之栋梁。朕今封爱卿为西戎主簿,不日启程,前往贰城,替朕传旨,命曹毂发使如燕,卿亦随队前往。到时爱卿可要好好看看燕国朝政如何,是否有可趁之机。”
郭辩道:“臣明白。”
苻坚拿起案上的圣旨,说道:“这是朕拟好的圣旨,你带上,等到了贰城,再宣喻曹毂。”
郭辩上前接过圣旨,说道:“臣领旨。”
苻坚道:“此去贰城,尚有数日路程,郭爱卿还需抓紧时间才行。”
郭辩道:“臣离宫之后,便赶去贰城,绝不会误了陛下大事。”
苻坚道:“那朕就放心了,你去吧。”
郭辩道:“臣告退。”
郭辩出了宫门,回府收拾了些许细软,然后便明日备好车马,往贰城而去。
几日之后,郭辩便来到了贰城,只见这贰城自从曹毂带着部众入居以来,已渐渐变了习俗,贰城之外,水草本就比较丰美,现在竟然渐渐形成了部落,有无数营帐,扎于城外!
匈奴人自有其独特的生活习俗,郭辩倒是不甚在意,只是不知道苻坚的这一纸诏书,能不能让曹毂发使。
郭辩驾车驶进了贰城,经过询问,很快便找到了曹毂居所。
在曹毂府邸之外,还有许多执兵守卫之人,见到郭辩靠近,质问道:“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郭辩道:“我乃西戎主簿郭辩,奉陛下旨意,特来求见雁门公。”
那人闻言,顿时客气了许多,说道:“上使请稍候,小的这就进内通传。”
郭辩道:“有劳了。”便在外等候着。
不一会儿,那人与曹毂便一起从府内走出,只见曹毂虽满脸笑容,但依然挡不住那容颜苍老之态,看来根本不像是他这个年龄该有的样子。
曹毂笑脸迎道:“郭主簿要来,怎的也不早一点通知,那样我也好出城相迎。”
郭辩道:“下官到贰城来,哪敢劳雁门公亲迎。再说此次下官是奉陛下密旨,不宜宣扬,故而没有提前告知,还望雁门公勿怪!”
曹毂道:“方才郭主簿说是受了陛下密旨,
不知是什么,是不是有什么需要我效力的?”
郭辩笑道:“雁门公果然一语中的,下官这次前来,正是有事要雁门公相助。”
曹毂见郭辩话说一半,突然想起现在还站在门外,周围还有些许不相干的人,曹毂道:“既是要事,郭主簿请到里面详说。”
郭辩道:“如此也好。”
进入门内,曹毂将郭辩带至一间密室,说道:“此间再无二人,郭主簿有什么事,请尽管说。”
郭辩见这间房间果然密闭行十分的好,拿出圣旨,说道:“雁门公曹毂接旨。”
曹毂闻言,当即跪下行礼道:“臣曹毂接旨。”
郭辩念道:“朕欲混一四海,欲以燕为先,以往顾慕容恪尚在,未曾进图,今慕容恪病卒,朕欲觇其可否,故欲命卿遣使如燕朝贡,使郭辩为副,以成朕事!”
郭辩念完,将圣旨交给曹毂,曹毂接道:“臣领旨。”
郭辩道:“陛下之意,想必雁门公已十分清楚了,此事刻不容缓,还请雁门公早些安排,使下官
能早日成行!”
曹毂道:“郭主簿放心,我即刻便去安排,不出意外,明日郭主簿便可动身。”
郭辩道:“如此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