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还笑得出来?那个什么狗屁专家学者,看他说话的用词就知道是个挂羊头卖狗肉的,真正的文人就算批判也是含蓄而有深度的,哪里像他,脱开那层皮就跟个流.氓没差了。”
晚篱笑着安抚小伙伴:“我心里有数的。这人不过是替人出头,你们等着看吧,过不了多久就会现行了。”
事实上还没到第三天就出现了反转剧情。
起因是沪上一家主要追踪新闻热点和关注娱乐时尚的报纸在知道了发生于帝都的这件学生借用电视平台宣传自己的事情后,第一时间就赶到了帝都进行深入的采访和挖掘事件背后的新闻。
对于前一天报纸上上纲上线的这位学者,他们有心制造一个热点,就让人去挖掘了下对方的资料。而这
一挖就挖出来不一般的内幕。
沪上的这家报纸也是一家日报,订阅的用户不少,加之他们敢报道很多真实内幕,所以在民众间的口碑也不错,至少大家都很相信他们报道出来的事件都是真实的。
他们到了帝都的当年傍晚,晚报就登出了这次“艺术大赛”引发热论的前因后果,并将几个重点关注对象的生平和作品以及同学同事对他们的看法都如实登载了上去。
大家一看报纸,兴趣顿时来了。当然就跟有甜咸党之争一样,学生们和古板的学者们以及所谓的专家们之间关于理念不同的碰撞也引起了民众之间的争辩热议。
沪上的自由之风比帝都强,而南边沿海城市更为开放。这两个地方都是支持学生们展现自我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平台宣传自己的。但是也有很多中年以上的民众觉得学生就应该专注于学习,成天想着这些还不得分了心思?那能保证学习劲头?而且年纪这么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