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看的就是照片,连个人影都看不到。”葛丽燕知道老大他们在外面比窝在京城好,但是她好像早点看到第四代。
楚大江洗漱好,回到房里,就听到自家媳妇嘀嘀咕咕在说话,“怎么了”
葛丽燕没好气的瞪了眼楚大江,“我在想老大他们一家,今年春节是否会回来。”
“你说何时才能看到那两个孩子。”
“也不知道曦曦是否有了孩子。”葛丽燕才不管国家政策不政策的,又不是养不起。
这个话题咋转的这么快,“小二才多大,不用这么急着生孩子吧。”
“如果没有这个啥政策,当然不急,缓缓就缓缓,可不是这个啥政策在。”葛丽燕当然急了,“谁家会嫌弃孩子多的。”
“你,你这是和政策对着干。”楚大江看了老太婆许久,才冒出这么一句。
“切,你当你这个政策执行起来容易。”真的不是葛丽燕不看好这项政策。
从大局出发是,这项政策是应该要执行的。
但是对下面人来说,这项政策和一直以来的习俗很是不对付。
楚大江何尝不知道,但是也没有办法,“你又不是没有看到人多后会如何。”
“不要说京城,很多城市的人口太多,工作就那么多,那些孩子在乡下好歹还能干点活,有点工分养活自己。”
“回到城里能干嘛”
“吃喝都要花钱,怎么就没有矛盾。”
“你这几天出去,就没有看到路上游荡的小子多了。”楚大江进出都是有车子接送,饶是如此,他也见到不少还在外面游荡的小年轻。
葛丽燕每天都要出去买菜,忙的时候,一天都能出去个几趟,当然知道外面的情况如何,“我现在出去不是和美娟出去,就是和瑞芳出去。”
“听说早上有人出去买菜,都给人抢了钱包。”葛丽燕真的不懂现在的孩子咋这样。
“对了,赶明你看看谁家有狗,要养条看门狗。”晚上葛丽燕不担心,家里这么多人,愁啥,就是白天才担心。
“平时就我和瑞芳在家,虽然可以把院门关上,可不还是担心。”
“多亏咱这里就三户人家,都是知根知底的,听说有些大杂院,里面失窃事都已经好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