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懋第这么做并没有关门,而是将书房门打开,府中的家人都看到老爷在认真读书,不时的还在纸上写两笔。
外人看到这
样以为左懋第正在读论语,其实左懋第正在接收南京传来的消息。
左懋第是马铖埋伏在满清上层最为重要的奸细,如果没什么重要事是绝对不会主动联络的,这次的消息十分重要,所以才要军情司北京处的掌事千户亲自送来。
这次送信的手段也十分先进,除了南京的马铖还有北京的左懋第,就连送信的那个掌柜也不知道这次传递的消息是什么,只知道是一串数字。
刚才那掌柜借着推销宣纸,已经将数字全都写到纸样上,外人看到以为是胡写乱画,根本不知道这是重要的情报。
这种初级密码还需要密码本,当然就是左懋第手上的论语,马铖发明的密码是一组四个数字,第一个数字是页数,第二个是行数,第三第四个是字数,这种数字在配合不同的密码本,基本上是不可能被破译的。
左懋第的密码本就是论语,当然其他奸细的密码本各不相同,有说文解字的,有百家姓的,反正那个奸细使用那个密码本只有马铖自己知道。
左懋第假装看书,将密码转换成文字,第一行文字很简单,只有六个字:“上南巡,新皇立。”
左懋第一看大吃一惊,他知道满清大军围攻南京,没想到皇帝朱由崧本人都跑了。想到这左懋第真的有些心灰意冷,自己为了这个皇帝身败名裂,没想到事到临头皇帝先跑了。
当看到“新皇立”这三个字左懋第又满心的无奈,皇帝跑了朝中那些大佬又立了一个皇帝,不知道是哪个宗室。
对于哪个宗室当皇帝左懋第并没有兴趣,他接着又破译出下面一段话:“上书北虏,行剃发事。”
这八个字可比前面那六个字威力巨大的多,满清在入关后实行过一段剃发令,在崇祯十七年满清占领北京后,马上在山东山西等地推行剃发令,不过让满清统治者意外的是,北方那些甘愿当顺民的地主文人,对改朝换代没有多大意见,可是剃发令刚一实行,马上各地情况突变。
特别是山东,儒家圣人孔子在这里,满清这种破坏汉族衣冠的政策刚一发布,马上山东北方已经归附的各府马上重新反叛。这也是多尔衮这么重视左懋第的原因之一,只有获得山东上层知识分子的认同,满清在山东的统治才能维持下去。
因为民间反对声音很高,多尔衮没办法只好在一个月后撤销剃发令。左懋第就是山东人,知道如果再次推行剃发令,必定北方各地遍地烽火。左懋第在看到马铖这项命令时就心中一寒,他知道马铖这是为了减轻南京的压力,想要祸水北引,借着各地起义不断好减轻自己面对的压力。
左懋第将密码破解完毕后就将那纸样团成一团扔入纸篓,左懋第并没有烧毁那些数字,因为他知道自己府中肯定有满清的探子,自己如果烧毁这些数字,就显得欲盖弥彰了。不如将这些数字留着给多尔衮看,反正多尔衮也不知道密码本,看了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