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一章 第三次大婚!

当得知长孙无忌把七宗五姓之一出自博陵崔氏的黄门侍郎崔民干列为了第一等后,程处弼就坐等着看长孙无忌的笑话了。

编纂《氏族志》就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要么得罪李二陛下,要么得罪山东士族。

长孙无忌把出身博陵崔氏的崔民干放在了第一等,自然是讨好山东士族,而得罪了李二陛下。

而且,这会儿的李二陛下心里正因为封禅未成和一系列天灾憋了一肚子的火没地方发泄呢!

长孙无忌这个时候献上《氏族志》,把崔民干拍在第一,不正是自个往李二陛下的枪口上撞!

身为黄门侍郎、身为臣子的崔民干竟然放在了第一等,他李世民身为大唐皇帝、四海共主却在崔民干一介臣子之下,这李二陛下如何能忍!

当下,李二陛下勃然大怒,不但把长孙无忌喷了个狗血淋头,还罢免了他吏部尚书的职务,仅以司空之职参政议政。

长孙无忌不仅没有功劳,还惹得一身腥。

对于长孙无忌的罢免,程处弼自当是喜闻乐见,成为他忙碌准备婚事中,快乐的闲余谈资。

当初长孙无忌为了坑自个种下的因,现在终于自食其果了。

不能容忍山东士族凌驾于皇族之上的李二陛下当下以特进高士廉兼任吏部尚书、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拜为宰相,命其主持重新刊定《氏族志》,并亲自做出重要指示“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

除了借自己这婚事去一去身上的晦气之外,程处弼还知晓,李二陛下作为主婚是对本次婚事的重视。

因为,自己这桩婚事,不仅是自己的个人幸福,对于大唐而言,也是一桩极好的朝堂福利。

自己婚姻的规格越高,就是李二陛下、大唐、朝廷向着新并入大唐版图的新罗故地以及官吏、百姓宣示对他们的重视程度越高。

这是可以加速新罗故地与大唐帝国融合的快捷渠道。

李二陛下在主婚之前,就和程处弼商量过了,这次也不是纳妾,而是明媒正娶,三书六聘,迎娶的两女也都视为平妻,婚礼规格同公主、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