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军准备对前方清兵进行突击。
虽然明军鏖战了一夜,人人皆已经疲惫不堪,但明军的优势在于士气高涨,短短一日之间,击破围城的六万强悍敌军,此举可谓是将所有明军士卒的士气,都推升到了最高点。
明军将士上下,对他们主将的命令已经发自内心地深信不疑,他们相信,自军主将指明的方向,必定是取胜的方向,自己只需跟着主将的命令行事,哪怕是再强大的敌人,在己方攻势面前,也不过是如同土鸡瓦狗一般。
如今前方清兵犹自惊魂未定,又是新败之兵,士气陷入低谷,敌军人数虽然数倍于己方,但依旧抵挡不住明军鼓足勇气的全力一击。
只不过这奋力一击之下,明军自己也会有所损伤,但这点损伤,赵无忌已经顾不得了。
他可是知道祖大寿当初在粮草断绝之后,率军食人的经历的,而今锦州城虽然看似完好无损,但谁知道里面的明军,究竟还有多少粮草。
或者,他们的粮草已经早已耗尽?
赵无忌的右手缓缓举起,慢慢地举到了最高点,李定国等人暗暗地握紧了手中兵器,随时准备跟随大人的命令,向前冲锋突击。
赵无忌的右手突然一滞,因为他看到在对面清兵的阵列中,突然有一个骑兵挥舞着一面鲜艳的白色旗帜向着己方冲了出来。
“不要放箭,在下奉我家睿亲王之命,前来给对面赵大人带个口信。”这个骑兵是个大嗓门,似是怕明军贸然放箭放枪误伤自己,远远地他便是双手持着旗杆不断挥舞,他的身上并未披甲,什么武器都没有携带,以显示自己并无敌意。
赵无忌缓缓地放下右手,摸着自己的下巴,望着对面正慢慢驶来的清军骑兵出了神。
“大人,小心这是鞑子的拖延之计啊。”刘芳亮在一旁提醒道。
赵无忌轻轻点了点头,望着前方鞑子骑兵的身影,眼中也突然闪过了一丝狠厉之色。
那名清兵极为乖觉,他一面慢慢驭马前行,一面不断挥舞着手中的旗帜,纯白的旗帜,还犹自有些黑暗的秋日黎明中,十分的显眼。
“算了,放他过来吧。”赵无忌想了想,最终决定还是放过此人,先听听他要说什么,到时再行定夺也是不迟。
多尔衮与皇太极不同,若说皇太极是个死硬的战争派,仰慕汉家文化并沉浸其中,亲自学习并仿效的多尔衮,一
向温文尔雅,行事作风相对来说,较为温和,也比较容易被大明人士所接受。
赵无忌当初和多尔衮在山东时曾私下做过交易,跟他倒也算是有几分故人的情分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