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赵大人未免太谦了,”余懋学摸着胡子笑道,他凝神细想良久,便看向赵无忌问道:“赵大人,你我同在广西做官,理应守望相助,同舟共济,不知这个,这个高产良种,是否能赠送给本官一些?”
赵无忌微微一笑,说道:“余大人放心,土豆,玉米,红薯等物,钦州应有尽有,数量不菲,价格低廉,余大人只需直接派人前去钦州采买即可,需要多少,便购买多少便是。”
余懋学顿时就是一喜,他想了想,随即又问道:“那这庆记,和记的工坊,是否也能在广西各地,开设上几处?”
赵无忌听了,脸上当即就露出了为难之色。
开办工坊是小事,难的是开办以后怎么办,真正的困难都在不是商业问题,最怕就是碰上那些贪官污吏,地痞流氓前来勒索敲诈,借故生事。
无论在神木,在青州,在钦州,赵无忌都是当地主官,说一不二,并且当地的贪官,劣绅,流氓都早已被赵无忌以铁腕提前打击了下去,所以不会为这个问题而烦恼。
但是若是把工坊开设在赵无忌管辖不到的广西,万一当地的官员中存在大量贪官酷吏,又或存在着那些土豪劣绅,地痞流氓,时时前来骚扰生事,勒索银钱,到时建设工坊的大笔银子早已砸了下去,退又退不得,进又进不得,岂不两难?
“开设工坊却是问题不大,”赵无忌想了想,字斟句酌地说道,“不过,开设工坊,也需要有当地官府
的一定协作与支持,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经商环境,方能成功。”
余懋学心思何等机敏,他很快便听出了赵无忌的弦外之音,想起广西各地基层官吏实际情形,他禁不住也是叹了口气,想了一想,便也不再继续往下深谈。
“若是余大人担心数万难民因无事可做,衣食无着而会有骚乱产生,本官却有一策,可解决此事。”赵无忌掉转话头,转而又跟余懋学提起了灾民之事。
“哦,赵大人想出的计策,想必定是极好的,本官洗耳恭听。”余懋学不动声色地说道。
“各级官府虽然银钱米粮不多,但各地民间之富户,却是数量不少,余大人可命各地富豪缙绅,捐献银钱粮食,而后再招募各地难民,利用募捐得来的米粮,将他们组织起来,修筑道路,道路畅通之后,既可带动农业,商业的发达,平时百姓出行,士卒调动,也是诸多便利,有使得众难民有事做,有粮吃,岂不是一举数得?”
余懋学沉吟片刻,终于缓缓点头,“赵大人此计甚
妙,颇为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