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过以贺人龙兵力较少为由,打算自华阴过境,而孙可望则想率军从渭南过境。
李过讶然问道:“左良玉骁勇不次于贺人龙,手下士卒也极为精锐,人数又多,为何少将军要从渭南过境?”
孙可望笑道:“李将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某随父亲与左良玉交锋多次,此人性情骄纵,虽然骁勇,但私心太重,只顾扩充自己的实力,明哲自保,不顾大局,我军可放心大胆从渭南过境,左良玉必不肯出
兵交战。”
“况且此次北上,自渭南出兵距离最近,若是自华阴过境,又有几日道路要走,耽搁过久。”
刘芳亮在旁听了,也劝李过说道:“孙将军言之有理,左良玉私心杂念太多,若是见我大军精锐过境,应不会出城拦截,他若是敢来,我军俱是精锐骑兵,也不惧他。”
李过听了,便采用孙可望之策,大军也不隐匿踪迹,一路浩浩荡荡,向渭南而去。
左良玉在帐中早已得到消息,当即召集副将汤九州商议,汤九州说道:“洪大人有令,遇匪则剿,不要放过一个匪人,如今李过视我等如无物,大军前来袭扰,胆大包天,汤某愿率精兵一万,前去迎敌。”
左良玉听了,摇了摇头,说道:“洪大人交给本将的命令是拱卫西安府,此事关系重大,尽量不要节外生枝,本将看李过等人的行军方向,乃是过境北上,并不是冲我渭南而来,何必多此一举。”
汤九州道:“只是若是洪大人事后追究起来,却又
如何?”
左良玉说道:“敌军皆是马军,粮饷充足,我军大半是步卒,而又处处设防,兵力分散,本月粮饷尚未发下,迟迟不到,军士们如何能有战意?又如何抵敌士气正盛之敌军?洪大人若是问起此事,某便向他催饷。”
汤九州听了,只是摇头叹气,说道:“贼军大部北上,又不知哪里的百姓要遭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