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敢问大王,何为礼部?”王安石呆呆的看着赵迁,一脸的懵逼。
本来关于科举制度偌大的信息量扑面而来,王安石正在飞速的记忆理解,结果突然间冒出一个陌生的部门,而且还设在京城……貌似京中没有这么一个部门啊……
“咳咳,礼部,乃六部之一,协助丞相办事。关于六部制,寡人稍后再对你说!”赵迁干咳了几声道。
“诺!”王安石的脸上顿时出现了几分惊喜之色。
在科举制之后,还有六部制,而且听起来都是非常靠谱的政治制度,这就不由得让王安石越发的期待,期待着自己这位年轻的大王,身上到底还隐藏着多少东西。
“在京城设贡院,作为会试的考场,由翰林院大学士以及礼部官员担任考官。通过会试的举人,称为‘贡士’,这些贡士便有资格参见由寡人亲自主持的殿试!”
王安石在一旁点了点头,很明智的没有再开口问翰林院是什么东西。
“能够参见殿试的,都是全国选拔上来的精英,也就是日后能够在朝廷为官的人才。通过殿试的,称为‘进士’。”
“进士排名分为三甲。一甲三人,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一甲三人,直接进入翰林院供职。其他进士按照排名依次任职!如此一来,经过层层筛选,天才英才,尽入我赵国矣!”赵迁哈哈大笑道。
一边向王安石讲述科举制度,赵迁一边暗暗心惊。
或许在二十一世纪,科举制度不算什么,甚至还是封建残余、腐朽落后的代表。但只有真正经历了战国时期这个毫无希望可言的选官制度,才会感受到历史上率先提出科举制度的人,到底是多么伟大。
“这……”听完赵迁的讲述,王安石眼睛都睁大了,呆呆的看着赵迁,说不出一句话了。
通过赵迁的叙述,王安石已经被深深的震撼了。
这简直就是一个跨时代的制度,是天下读书人的福音!如果这科举制度真能发行下去,那么从今往后,天下的有才之士完全不用再担心自己因出身低微而埋没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