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少年纪信

至于那位纪小公子就更好解决了。

如果以特殊的身份去见王安石,赵迁还要挖空心思找到一个恰当的理由,说服纪小公子的父亲放人。

而以国君的身份前往,这一切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堂堂国君之尊,相中了一个娃娃,想要带到身边调教。对于一个平民百姓家的孩子而言,这岂不是乐不得的?

……

二个多时辰之后,城西私塾散学。

私塾这种东西,自孔圣人创办以来,三千弟子传道天下,私塾便以一种恐怖的姿态席卷了山东六国。除了水泼不进的秦国,几乎在山东六国的大街小巷都可以轻而易举的看到私塾的存在。

与日后成熟的学校体系不同,如今的私塾还处于私人办学的萌芽阶段,所涉猎的内容也比较基础,通常由德高望重的老先生,或者是无缘入朝为官的书生举办。

在这里就读的,一般也是学龄前的儿童,普遍都是五、六岁的少年,少数也有些七、八岁的学生,这在私塾的学生中就已经算是高龄了。

纪信在邯郸城西私塾中,就已经算是比较高龄的学生了。不过纪信家境殷实,家财足以支撑纪信终其一生、衣食无忧。因此纪信所谓的上学,也不过就是玩票性质的。

但是在纪信心中,自己私塾的老师和自己的另一位私人老师完全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只是因为自己的这位老师,让小小的纪信心中有了一个伟大的理想。

本来纪信也是颇为讨厌私人教师的,之前纪信的几任私人教师,都被纪信以各种理由气跑了。

直到遇到了现在的这位王先生。

纪信永远也忘不了,那是几天上一个天气凉爽的上午,自己从私塾跑出来,想要去玩耍,结果迎面就遇到了高高瘦瘦的王先生。

当时纪信也不知道王先生是谁,也丝毫都没有在意,但就在纪信准备与王先生擦肩而过的时候,哪知道王先生淡淡的说了一句:“你这一生注定碌碌无为了!”

纪信虽然年纪小,但是好歹也上过几年学,自然知道碌碌无为的意思,顿时就火冒三丈。

八岁的年纪,已经懂得思考一些事情。

虽然纪信平时不大愿意思考,但是这并不代表纪信什么都不懂。相反,纪信出身富贵世家,更喜欢人前显贵,鳌里夺尊的感觉。

纪信始终觉得,自己在日后成就,可以超越自己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