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熊孩子(六十三)

也行,在宫里没有银钱,确实不好打点。六阿哥将银票塞回自己的荷包,然后又和她说起了宫里的事情:“太子的婚事定了,就在明年的三月,接下来三哥、四哥和五哥的婚事只怕也快了,咱们得提前准备好礼物才是。”

这么快,前儿索额图不是还在和礼部撕逼吗?

明华悄声问道:“索额图改性了?”

六阿哥道:“……估摸着是太子二哥忍无可忍,给索额图施压了。大福晋肚子里的第二胎都快生了,太子这儿的婚事,连个影子都没有瞧见,也难怪他会着急……他也怪不容易的,作为兄弟,还是希望他能够稳住,别自己乱了手脚。”

毕竟历朝历代中比较悲催的皇太子大盘点众,他也是能够排上号的。

这种事儿不可多言,说到这儿就该打住了。明华和六阿哥知趣地停下了这个话题,说起了别的东西。

忠公公为了让建筑队的人更快地掌握水泥的使用方法,在取得明华的同意之后,便拿了些水泥出来,让他们将农庄边上的路都修成水泥路。不过短短几天,农庄边上的交通情况已经和先前时完全不一样了。

直到所有人都熟练掌握了这门技艺,明华才亲自带着他们去了正阳门下。正阳门下的那条路已经被官府用路障阻拦了。明华量了尺寸,安排两队人修路,两队人修建花坛,还在人行道上修建了盲道,用了些漂亮地砖石拼接,勉强见街道修整出了一些现代的模样。

至于隔离带,则种了许多桂花树和月季花木。这是最不需要担心的,以明华的体质,培养花木就跟玩似得,根本就不需要成本。

一个月之后,街道就修好了,户部老老实实地将剩下的钱付给了明华。明华又给参加修路的建筑队,每个队伍分了十两银子。每个队伍大约九至十一二个人,这么一算,每人平均也能分到大约一两的工钱。

在这连铜板都摸不到几个的年代,一两银子可算是一笔大钱了。

建筑队的人激动的话都快说不出来,拿着银子一会儿藏到这儿,一会儿藏到哪里,只觉得不管藏在哪里都不安全。

路障撤掉那天,街边几乎围满了人。原本就在街边的那些商铺老板看着自己家门前的路,说话声音都大了好几分:“瞧一瞧这砖,瞧一瞧这砖上的花纹,这可都是上好的东西,从宫里出来的!如今铺在咱们店铺门口,那是连带着咱们的店铺都高贵了不少。”

“哎呀,你瞧瞧这路,真是光滑,跟用一整个石块铺下去似得,一点拼接痕迹都没有。”

“这可是正阳门到紫禁城的路,你上哪里找那么大的石头去?少说瞎话了,我打听了,这路叫水泥路,又硬又平整,咱们这儿,以后再也不会有大灰尘了,就算下雨,地面也不会泥泞,这可真是大好事儿。”

“还有那花儿,开得真是好看,我就觉得,我这店铺都快配不上这条路了。”

“大家怎么都围在外面,走上去试一试这条路啊。”

“不敢不敢,要是这么好的路,不小心被我踩坏了,那可如何是好?”

人群中有人这么纠结着的时候,有几个小年轻拉着自行车挤了进去,然后骑着车往自行车车道行驶而去。

外面的人在叫他们:“你们怎么随便进去……”

骑车的小年轻一脚踏在地上,回头不屑道:“没瞧见这上面写着,这是自行车道吗?这就是给我们这些骑车的人留的道,我凭什么不能用吗?”

说着,他越发嚣张地踩了踩脚踏,骑着车呼啸着到了紫禁城门口。

“快看,地上没有任何痕迹。”

有人跑过去踩了两脚又跑回原位,转身揉着眼睛仔细看了两眼后,就大声喊道:“没留下脚印!哎呀,大家放心踩啊,这路不会踩坏的!”

这么着,围观着的人就一窝蜂的上前,在水泥地里走来走去,让人觉得十分好笑。

水泥第一次在大众面前亮相,就惊艳了所有人。

很快,户部将整个京城的水泥路订单都送到了明华那里。

格格,咱接下来把其他的路也修一修,行不?

作者有话要说:六阿哥(上交一万两银票):你看,我没敢藏私房钱,搓衣板和算盘能收起来了吗?

女性地位的话,你们慢慢往后看吧,晚安。感谢在2019-12-0800:28:332019-12-1000:19:5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玉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瑶瑶10瓶;27269506、vv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