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四位老师取完经,第二天早晨醒来,沈明马上去影像店买了《倒扣的王牌》,比利怀尔德的经典作品,描写的就是无良媒体怎么吸引公众注意力的作品。
顺便还买了《发条橙》、《人间失格》、《黑暗的心》…
对了,柯明斯基叮嘱他一定要买《变形记》…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要买,但沈明还是买了。
看书前,老司机叮嘱他:“1994年自由新闻摄影师凯文卡特拍摄的《饥饿的苏丹》获得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引发新闻职业伦理的世界性争议。批评者认为“卡特是自私的、不关心民众的媒体和记者,踩在小女孩的尸体上得了普利策奖”,但是站在新闻伦理的角度,不用镜头留下真实记录,有谁知道小女孩的悲惨境遇,进而关注苏丹发生的人道主义灾难?”
“所以,路易斯的逻辑没有毛病!”
“…你要坚信这一点!”
“不能动摇!”
“啊?”
“你想啊,路易斯为什么要做‘夜行者’?”
“赚钱?”
“除了赚钱呢?他是一个喜欢享受生活的人吗?”
“…好像不是…”
喜欢享受生活,就不可能白天睡觉,晚上上班…
而且他赚了钱之后,依然居住在原来那个破旧的公寓里,这就说明,他不是一个安于享乐的年轻人!
“他是有野心的!从剧本,我们能看出来,路易斯是互联网时代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出身下层,未接受正规高等教育。但他机灵,有目的性,学习能力极强,钻研技能上无比专,他所会的一切都是从互联网找来的,看来的,学来的,他用来要挟别人的筹码,也是他从海量资讯里判断出来的!这样的人难道不值的佩服吗?”
“所有职业发展的根基,就在于持续学习!”
“…没毛病!”
“如果把你自己置于他的境地,你会怎么做?”
“…不知道。”
沈明有点迷茫…
这是一种诱惑性教学,沈明之所以找不到角色的共性,是因为他不能接受路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