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夜与酒与三殿下(上)

黯淡的中世纪 耳东禾 2461 字 11个月前

三皇子摆手道:“非得让我挑破,那首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就是太祖皇帝命镇西将军征讨吐蕃之时,自觉年迈有感而发,写下的千古佳句。”

希什曼听罢,只觉一阵业火从脚底直接烧到了脑门,让他浑身虚汗尽出,顿时醉意全无。

你要说李白也好,可怜的辛弃疾也罢,我实在是懒得管你那个姓龙的太祖皇帝,究竟是谁的化名。

但将进酒和破阵子中间,可是隔了好几个世纪的,这两个人无论如何是不可能重合到一起的。

可是现在,三皇子是说这两首词都是出自太祖皇帝之手?

那太祖皇帝是什么人?

希什曼大脑嗡嗡作响,竟全然开不了口,也不愿意继续想下去了。

“希爵爷,您不会这么为难吧。”

三皇子看着希什曼愣了半晌,笑道:“您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虽然比起太祖皇帝的词艳俗做作了些,但也不失为绝妙好辞,至少也是平分秋色的。”

好嘛,东坡先生要是听到三皇子这句话,估计会从棺材板里跳出来。

这么多年了,希什曼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说苏东坡的词艳俗做作的,特别还是这一首流传千古的水调歌头。

“我……也仰慕太祖皇帝诗词已久了,但一直未得精要。”

希什曼抱着最后一点的幻想,问道:“请问三殿下,您以为太祖皇帝最为绝妙之诗词,是哪一首呢?”

“哈哈哈,您终于承认了。”

三皇子大笑道:“太祖皇帝留下的诗词不多,但绝对都是上上之品。”

希什曼问道:“那您最喜欢的一首诗呢?”

“最喜欢的啊。”

三皇子想了想,说道:“要说太祖皇帝最为大气磅礴,就是当年大魏国刚刚一统中原,百废俱兴,太祖皇帝令人修缮长城,于寒冬时节,立于烽火垛之上睥睨江山,所吟诵之词,实乃有王者之气象,足堪令万民臣服。”

希什曼有些紧张地问道:“那诗词是……”

三皇子轻轻一笑,悠然开口道:“北国风光……”

“停!”

希什曼只听到这四个字,就知道那太祖皇帝的词究竟是个什么情况了。

很不幸,希什曼的想法就是事实。

如果说前面那两首词,好歹中间的朝代还是连着的,你要硬说是某个天之骄子,在世界线修正之后集万千才华于一身,那希什曼倒也能勉强说服自己。

但最后这一首词从三皇子嘴里说出来之后,希什曼的任何幻想都破灭了。

这已经不仅仅是跨越朝代的问题,而是跨越了时代了。

从古代近代。

希什曼捂着自己的脑袋,觉得自己好像在现实和梦境中徘徊着,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如果这时候有人告诉自己这都是一场梦该多好,让我继续回去做那个二十一世纪颓废的大学生吧,不要在这个危险而恶心的世界多呆一秒钟了。

“希爵爷?”

三皇子被希什曼打断,本来很不高兴,但看着希什曼突然捂着脑袋痛苦的样子,又有些担忧道:“您怎么了?”

我怎么了……

小爷刚刚梦回二十一世纪失败了。

希什曼看着三皇子强作镇定道:“听到太祖皇帝的诗词之后,突然灵光一闪,已有满腹诗词,想要一吐为快了。”

“好!”

三皇子抚掌道:“希爵爷请!”

希什曼的双手放在桌下,不停地颤抖着,不断告诉自己车到山前必有路,在这个太阳消失、怪物横行的世界里,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大风大浪都过去了,强大的女公爵成了我的仆人,刀枪不入的本神父也臣服于我了,还有尤朵拉在自己身边,没有什么好怕的。

不要怕。

希什曼的自我催眠在很短的时间就有了成效,身上虽然依旧冷汗横流,但也勉强恢复了冷静的思考。

那个太祖皇帝剽窃了那么多诗词,但大部分都是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自己只需要避开那些雷区,挑一些冷门一点的词句就可以了。

希什曼深呼一口,弹起宝剑,悠然开口道:“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蜀道难》什么的希什曼是不敢念了,说不好就会直接撞到那太祖皇帝的身上去。

这一篇《梦游天姥吟留别》,词句多,而且不好背,能用来装逼的场合也比较少,应该是安全的。

希什曼看着三皇子慢慢沉浸的表情,知道自己是赌对了。

一曲弹唱终了,三皇子突然猛地灌了一口酒,直灌得满面通红,口干舌燥,却抚掌大声叫好。

“好词,好句,好文章。”

三皇子夸赞道:“好一个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好!”

三皇子是在叫好,可希什曼还是一副大难临头的样子,刚刚那种紧张的感觉一点也没有散去。

“敢问希爵爷。”

三皇子主动为两人斟满了酒杯,问道:“这篇文章不是您临时想出来的吧?”

“自然不是。”

希什曼脸上的虚汗已经顺着鬓角留下来了,却还是微笑道:“这是当年保加利亚国王陛下昏庸无道,想要暗害我一家,晚间南柯一梦惊醒于床前,这才夜半爬起,写下了这些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