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禅

汉武挥鞭 汉武挥鞭 1492 字 11个月前

不少臣民觉得此等刑罚过轻,然又闻得圣谕,会将方士们留在此地,任他们尸解升仙。

曝尸,缚于木架,曝于荒野,对素来重视丧葬的汉人而言,无疑是极重的处罚。

百姓们正自议论纷纷,皇帝陛下亦是颁下圣谕,一道必将举国震撼且垂为定制的召谕。

“凡吾汉室后继之君,永世不得行泰山封禅之举!

泰山封禅,劳师动众,徒耗民力!

上古尧舜,皆未大举封禅,唯爱其民,得为圣王,秦皇登泰山,筑坛祭天,却二世而亡,皆因苦其民尔!

汉自立朝,休养生息,强国富民,无愧天地,不负黎民,何须封禅泰山?

汉强若斯,非天独厚,乃君臣齐心,万民齐力,何须报天之功?

唯望吾大汉子民,勿忘先人,筚路蓝缕,开启山林,披坚执锐,保境安民。

自助者,天助之!

天行健,汉人以自强不息!”

(ps:为免抬杠,特意申明,齐相管仲曾言,黄帝尧舜禹等七十二位古时帝王皆曾泰山封禅,半点佐证没有,后世齐鲁儒生虽不断加料,但不管你们信不信,作者君是不信的。)

召谕传遍四野,万民皆山呼万岁,却有不少朝臣脊背直冒冷汗。

太上皇和皇帝摆出如此大的阵仗,自不是只为处罚那些上不得台面的方士。

朝臣想拍皇帝马匹,劝皇帝泰山封禅,这本没甚么大不了,但托以方士之辞,说甚么“陛下文治武功皆旷古烁今,若往泰山封禅,报天之功,天必厚予,北临碣石,或可冀望遇蓬莱仙山,得觅长生”,这就过分了!

刘彻虽是莫名其妙的魂穿大汉,却仍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况且上辈子也到过蓬莱岛,在人头攒动的旅游景点非但没闻到半点仙气,更是挤出满身臭汗。

更关键的是,现今皇帝尚在而立之年,真正需要“觅长生”的,是年事已高的太上皇。

大汉以孝治天下,身为皇帝的刘彻,之所以没当殿甩出御案上的镇山河,将那数位脑子进水的朝臣砸得头破血流,亦是考虑到太上皇老爹的想法和臣民的观感。

皇帝陛下不肯封禅泰山,莫非是不想为太上皇“觅长生”?

刘彻不想莫名其妙的被扣帽子,坏了名声,甚至影响到父子亲情。

于是乎,刘彻索性跑了趟甘泉宫,将此事向自家老爹坦言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