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眉梢未颤,冷声问道:“可有真凭实据?”
刘彻自然晓得皇祖母的意思,忙是道:“卫尉公孙贺已尽皆查实,呈上诸多供状,且宣侯薄尚在姑母府中安插的眼线,经查实为匈奴细作,意图散播谣言使我大汉朝野动荡,无法君臣齐心抵御匈奴。”
“薄氏竟敢暗通匈奴?”
太皇太后闻言,不禁勃然大怒,各世家大族在朝中和宫内彼此明争暗斗倒尚属寻常,但若里通外族,可就不容于社稷了。
刘彻忙是举步近前,替她拍背顺气道:“皇祖母息怒,薄尚倒没那么大的胆子,想来也是被人利用罢了。”
太皇太后此时已顾不得追究刘彻隐瞒阿娇有孕之事,故而也没推开他,却是扭脸朝向太上皇刘启所在的方向,没好气道:“太上皇半晌没做声,莫非早已知晓薄氏涉事了?”
刘启本是老神在在的呷着枣花蜜汁,没想到这把火会烧到自个头上,不由抬眸狠狠瞪了面色讪讪的刘彻一眼,颇是无奈道:“儿臣确是知晓此事。”
“你父子二人倒是孝顺,甚么事皆瞒着哀家这耳目昏聩的孤老婆子!”
太皇太后双眉倒竖,也没给儿孙辩解的机会,复又问刘启道:“你欲如何处置薄氏?”
她晓得此事刘彻也不好多插手,毕竟文帝朝的薄太后是刘启的祖母,刘启登基后又曾立薄氏女为后。
刘彻作为晚辈,又是太后王的儿子,若对薄氏外戚痛下狠手,难免会招来众多非议。
不管是王还是刘彻,最好对此事避嫌,因而王压根就没吭声,端着茶盏恍若未闻。
“里通外族乃是谋逆大罪,不管薄尚是有意为之还是受人利用,皆难逃罪责。”
刘启沉吟片刻,缓声道:“然薄氏毕竟是皇祖母的娘家,也不宜执法过苛,不妨将薄尚枭首,其余薄氏亲眷皆贬为庶民,褫夺所有爵位食邑,再让他们迁往南陵邑,为皇祖母守陵,母后以为如何?”
太皇太后微是扬眉道:“如此也好,主谋薄尚枭首,却不抄没家产,使薄氏全族不至食不果腹,又让其可在南陵邑落脚,不至流落街头,对其已算仁德宽厚。”
刘启道:“母后既也觉得妥当,儿臣今夜便亲书旨意,明日彻儿上朝,便可颁旨,处置薄氏。”
“大善!”
太皇太后颌首道。
薄氏外戚的衰败,不到半盏茶的功夫,便已彻底定下。
家大业大的薄氏倒了,留下的大饼必是要分的,总不能便宜旁的世家大族。
看似简单的对谈,却掺杂着诸多妥协和利益交换,太皇太后窦氏,皇帝刘彻乃至没说半个字的太后王都各有所获。
倒是太上皇刘启没太多顾虑,只要保住他过往那仁德宽厚的贤名,留书青史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