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砖厂场地平整好了,各种制砖工具也齐备了。鲁一缺已经提前一年就准备了制作砖的土,土选择的是东江滩涂的泥土,这种土是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而且鲁一缺说制砖的土要提前一年用水浸泡,次年再用,这样子砖的质量就上乘。
鲁一缺派人去请李唐山过来,他们已经准备大量工作提前一天和泥,翻土浸水就等着今天来使用。
李唐山带着吕端一起去砖瓦厂去看一下,鲁一缺正在带领工人们和泥、踩泥、翻泥。李唐山和吕端也没有去打扰他们,只见他们把土与水拌混准备制砖的泥料,后来李唐山才知道泥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了砖坯的好坏,制坯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不断的和泥,和出好泥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停的踩泥和翻泥,这需要付出很大的体力。
鲁一缺忙碌大半天上午,泥料已经准备差不多,鲁一缺找人不断向泥料撒水,防止泥料干了。
这时鲁一缺才发现李唐山早就来了,连忙向李唐山抱拳施礼,李唐山示意他免礼。
李唐山在想能不能用水力带动土制搅拌机是否可行:“先生,如果这个环节用机械替代的话,会不会不用这么辛苦!”
鲁一缺回话道:“李大人,我们以前也考虑过用水力来搅拌泥料,但是这些做出砖没有生命,并失去了韵味,而且采用机械搅拌的泥料制出的砖坯会出现裂纹,这些都老制砖人总结的经验。”
李唐山明白的自己的想法有点想当然了,这些经验都没有亲身经历的人体会不到的。李唐山尊重专业,也不愿意自己过多插手砖厂的管理。
鲁一缺带着李唐山参观整个砖瓦厂的,短短半个月时间,整个工厂规模就形式。不由对鲁一缺竖起大拇指。
李唐山在工序管理方面提出一些建议,采用现代工厂生产线模式,每个人只负责一小部分,这有利于技术保密和流程管理。鲁一缺对李唐山这种全新管理方式非常感兴趣,决定私下再向李唐山请教企业管理之道。
李唐山也对鲁一缺没有什么保留,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制坯车间。
李唐山认真观察工人就是将泥料摔入砖母,然后倒出砖坯,鲁一缺看见李唐山有兴趣,问李唐山要不要试试,李唐山点点头心想这个简单的体力活应该难不倒自己,李唐山便吕端一起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