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脸小眼睛大,心中有什么波动,一张脸就显露无情,完全藏不住。
陈老笑了起来,调侃道:“怎么啦?被我吓到了,小姑娘你跟特务头子坐在一起咯。我告诉你哦,我还是战犯,上了名单的大战犯。”
余秋不假思索:“所有的国珉党战犯都被赦免啦,原先关押着那些也都放掉了。我们主席说了,他们想工作的可以帮忙安排工作。他们想去苔弯的,只要苔弯肯接收,我们就送人过去。”
陈老先生笑出声:“哎呀,免了我的罪,那我就是无罪一身轻哦。”
王老先生也笑:“你是白色特务,我是红色特务,我们两个特务头子倒是坐在一起吃饭了。先前我们主席就发过话了,以后咱们两边就不用互派特务了,我们不派红色特务过去,你们也不派白色特务过来。都是一家人,相互刺探着也没意思。
我们的态度都明确,不跟美国人搞,在一起搞了没意思。只要保持这个原则,我们坐下来好好商量,就还是一家人。”
陈老笑容满面,没有接王老先生的话,只瞧着余秋,还想再调侃两句。
赤脚医生却忽的脱口而出:“我知道您,您给大学生发过贷款是不是?让他们贷款上大学。”
那老人面容一滞,面上的肌肉像是抽动了起来,情绪颇为激动的模样。
余秋趁热打铁:“我父亲有几位朋友当年就读于西南联大,得益于先生的贷金制度,方得学业有成。长辈谈及此事时感慨颇多,今天作为子之辈,我想代几位叔伯阿姨婶婶向您道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您前头说您一生遗憾是没能当成采矿工程师,可是矿产是国家的宝贵资源,人才更是。一个好的制度可以为国家培育众多人才。您对国家所做的贡献,丝毫不逊色于采矿工程师了。”
老人的情绪激动起来,先是不自在的笑,后面又不停地重复:“他们还记得我?”
“当然记得。”余秋点头,“您当时主管国珉教育呀。我伯伯说,当初如果不是您劝诫,他们就直接上战场跟日本人拼命去了。是您说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好好学习,成长为人才,为国家做贡献。如果一个国家的教育已经被迫停下来了,那这个国家距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这就是中国跟日本的区别。日本为了搞侵略,把他们的年轻学生也都拖到战场上去。我们却在竭尽所能的保护年轻人,保护国家未来的希望。”
陈老先生一叠声地念叨着:“好大的胆子哦,你们真是好大的胆子,也不怕把你们都抓起来。我听说,你们搞审查也搞得很厉害哦。”
余秋微笑:“我爸爸是老右啊,他们好几个是右哌呢,去年才脱的帽子,现在就在我下放的村里头办学校,接着教学生。”
陈老先生来了兴趣:“他们办什么学校,办小学吗?我当年一直有件事情颇为遗憾,我想推进国珉教育运动,起码达到每保一所学校,起码有90%的学龄儿童可以入学。可惜呀,这件事情我没有做完,就跑去做其他事了。我应该坚持住把这件事情做完的。其他的事情跟它一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不是小学。”余秋摇头,“他们办的是大学,农民大学,所有的下乡回乡知识青年还有农民都可以去上的夜校。我们白天工作,晚上以及周末上课,有通识教育还有职业教育。
比方我刚才说的养鸡养兔子养鸭子,就有农科站的技术员专门上课。我爸爸也是大夫,他跟我老师一块儿办卫生学校,专门培养赤脚医生跟护士。我还有叔叔是工程师,我们有自己的医疗器械厂跟制药厂,职工由我们自己培养。”
余秋笑容满面,“您说的每保一所小学已经实现了。我们叫大队,每个大队都有一所小学,即使级别最低也能确保上到三年级。公社有自己的中学,我插队的那个公社现在已经盖自己的高中了,夏天就开始招收学生。”
她兴致勃勃,“我们公社计划确保以后大家最低都有初中文化水平,考不上高中的也可以继续进行职业教育,将来让每个人都有一门手艺,即使不在学问上深造,也可以做工做活养活自己。”
说到杨树湾,说到红星公社,余秋就是全然的骄傲。
军功章上也有她的痕迹呢虽然她做的少,可是她也参与了。
说到兴起,余秋信口开河:“您要是有空的话,可以去我们杨树湾看看。我保准我没撒谎也没吹牛。我们那儿可漂亮了,有山有水有鸡有鸭,还有长毛兔,我们还养了野猪,跟家猪配种,生出来的杂种猪瞧着特别神气。等今年过年的时候差不多就能杀猪了,您要是过去的话,正好可以赶上吃。
我叔叔伯伯们见到您,肯定很高兴。有位伯伯跟位婶婶就是在西南联大上的学,他们都认识您。”
老人的脸上浮现出激动的神色,脸都红了。
半晌过后,他才哑然失笑:“这不方便吧,我过去可能不太合适,会给你们添麻烦的。到时候你们也是现行反格命,这可是海外关系。”
余秋心里头嘿了一声,感觉这老爷子不愧是搞情报工作出身的,的确牛掰。
她不假思索:“有什么好不合适的,我们那儿又不是关起门来不让客人进门。前年有外国人去拍电影,去年又有外国人来参观手术跟我们的医疗器械厂。外国人我们都欢迎,您还是中国人呢,又有哪儿不合适了?”
王老先生在旁边微笑:“我们欢迎一切致力于祖国统一的爱国之士到祖国的任何一个地方走走看看,也欢迎大家在想住的地方定居。如果有需要,中央政府会给予一定的帮助。”
余秋狗胆包天,在旁边附和道:“您要是觉得过意不去,怕打扰了我们,也可以邀请我们去苔弯玩啊。”
陈老先生愣住了,看着余秋冒出来一句:“你敢去苔弯,那儿可都是美蒋特务,你不害怕吗?”
余秋摇头,正色道:“没什么好怕的,苔弯也是我们国家的一部分,我为什么要害怕?我前头刚去日本了,我还给日本人开了刀,我也没害怕呀。”
陈老先生笑了起来,点头赞同:“你当然不害怕,你是无所畏惧的格命小将。你们的目标是解放全人类,当然也包括苔弯。”
余秋摇头:“我不害怕也不是因为这个,事实上我并不是红小将。我不害怕是因为当年无论北伐还是抗战,双方都进行了积极的合作,而且实际上都获得了成功。
尤其是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精诚合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分别在正面战场跟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