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什么呢?记录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其实没啥看头。
最好的就是记录各种科学技术,简单的,老百姓日常生活中能够用到的,比如说在杨树湾农具厂拍摄的农具改造以及小型现代化农具的制造。还有就是这些养殖种植业的操作过程。让老百姓见了之后,就能够跟着依葫芦画瓢,因地制宜地应用到生产中去。
他们又在摄影棚里头给纪录片安上了头跟尾巴,勉强将它变成一部故事片的模样。
片子的主题无非是广大社员同志们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因地制宜,不畏艰难险阻,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家庭养殖以及农村集体工副业,促进了社会主义格命大生产。
其实真的谈不上多精彩的故事片,但是对于看多了老一套的社员同志们而言,实在是相当新鲜,摄制组的同志商量之后决定,除了向同行讨意见之外,也应该询问观众的意见,那就先在红星公社卫生院试映一场吧。
二丫一听说有新电影看,顿时高兴得不得了,立刻拉着余秋看电影。
摄制组的人一见余秋也坐下来了,顿时激动得不得了。
虽然现在的余秋未必对电影感兴趣,听卫生院长说除了接生开刀以及写书之外,她对外界的任何刺激都没有反应,但是播一场电影聊表他们的心意,也算是给了他们一点儿心理安慰。
电影播放起来,瞧着银幕上山清水秀,鸽子咕咕叫,二丫立刻兴奋地抓着余秋的胳膊摇来晃去。
老师说看电影的时候不能说话,否则会打扰到别人,可是那鸽子真的好好玩哦。跟三妞妞他们家养的鸽子一样。
鸽子长大了还会生蛋。她也吃过蛋啦,舅舅用工分换回来的,她跟姐姐弟弟舅妈还有外公外婆老太舅舅一块儿吃的,鸽子蛋也很好吃的。
她趴在余秋的怀里头,兴奋地跟小秋大夫咬耳朵,还小心翼翼的左右看看,生怕吵到了别人。
余秋地脸上浮出了笑容,轻轻的摸了摸小丫头的脑袋。
一直在旁边悄悄瞧着她动静的摄制组同志们集体轻轻地舒了口气。
还好,看样子小秋大夫还是喜欢看电影的。
没关系,人生哪有不过几个沟坎的道理。慢慢的,人总归能好起来的,那些惊心动魄的地方,咱们不沾着边就是了。
余秋看完了电影,坐着黄昏的渡船,跟着二丫一块儿回杨树湾。
刘主任去杨树湾找胡杨有事,跟他们一班船。
大队书记升官了,廖主任干脆调去了省里,唯独牛主任这个公社革委会当家人如如不动。
听说原本也是要升职的,只可惜他犯了原则性错误,他给余秋办理了那张不合规定的下乡申请材料。
余秋在京中接受审问的时候,刘主任也被省里头带走了。人放回来的时候,足足瘦了10斤,那天晚上他敲家里的门,他妻子愣是没有认出来人。
还升什么官啊?能留着条命回来就不错了。
船往前行,水气夹杂着梅花香扑面而来,又到梅花盛开的时候啦,现在已经是腊月。
刘主任慢悠悠地在旁边说话:“人啊,年轻的时候多吃点儿亏没坏处。日子有苦有甜,有酸有咸,那才是百味杂陈的人生。吃过了苦才觉得分外甜。就像这梅花闻久了就忘了它是香的了,因为少,所以才稀罕啊。”
余秋静静地靠着船舱壁,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窗户外头,如果不是她的眼珠子间或一轮,旁人还要以为她装了假眼球。
二丫在旁边欢欢喜喜:“要吃梅花糕咯,老太做梅花糕。”
看,梅花最美好的地方不就是被人吃进肚子里头吗?
船靠了岸,余秋慢腾腾地往前走。
胡奶奶站在河岸边同陈福顺的奶奶说话,大酱厂有一批酱要送进县城呢。
副食品店要的急,公社的车子跑不赢,他们自己开着船送。现在大队也有柴油机船呢。
瞧见余秋盯着梅花发呆,胡奶奶就是笑:“你想不起来了吧?去年入冬的时候,东顺送了你好大一束梅花,瞧的小周都跳脚,二妮光盯着梅花看啦。”
余秋眼睛直勾勾的,像是完全没有听见胡奶奶的话,又或者听到了,她也不觉得跟自己有关系。
她抬脚往前走,二丫在后面迈着两条小短腿追。
刘主任安慰了一句面色黯然的胡奶奶:“会好的,小秋今天开了刀,还看电影了。慢慢的,总能养好的。”
公社的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从村子里头出来,见到余秋就大声喊:“小秋大夫,来信了,何队长给你写信啦。”
他捏了刹车停下来,一只脚支撑着地,相反方向的一只手抓着帆布包里头的信件,往余秋手上送:“拿着,刚好你家里没人,我还想要不要给你拿到卫生院去呢。”
余秋看着伸到她面前的信封,久久没有动。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钰钰儿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2349360瓶;泡椒凤爪26瓶;joan、家有宝贝、2094164310瓶;萘音7瓶;懵圈圈5瓶;君?2瓶;拙子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