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师兄,你说的这个想法不错,师弟我曾经也有这样的念头,却没有多想。今日师兄提出来,师弟觉得应该可行。”
“欧师兄,打造兵器或者铠甲都是一样的手法,应该跟锻打的次数没有关系。只要胚型成型了,就可以了,师弟认为我们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上面。”
那名被称为欧师兄的人话音落下,顿时赞成和反对的声音响起。当然,也有人不说话,不赞成也不反对。而事实也是这样,铸铁的工艺从春秋战国时流传下来,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基本都已经定型。至于说跟锻打的次数有关,这简直就是扯淡。若是按照欧师兄的说法,那将武器或者铠甲锻打个几千上万次,那铸造出来的不就是神兵利器了?因此,反对的人是占大多数。
技术科学部一共招纳了五十人,其中二十五人是铁匠。毕竟在如今的年代,时常都有战争发生,兵器和铠甲总是很吃香,因此,铁匠的人数还是不少的。
这二十五人加入中科院,并不是院士。欧南宝本身就不符合条件,这些人的能力比欧南宝更是差十万八千里,至少在铸铁这一块上,欧南宝称得上是大师级的人物,而这些铁匠最多是高级,还有不少中级。因此,他们只是作为欧南宝的徒弟才能在中科院中。当然,只要日后他们的能力达到要求,也是能够成为中科院的院士。不过,这个难度很大。因为,他们除了要加强自己的铸造能力,同时等百家学院建成之后,还要进去学习,让他们的思维更具有活性,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发明人才,而非是动手的匠人。在这二十五人之中,大部分都是三十多岁的人,只有少数是二十五岁的。而那个欧师兄,则是其中一名二十五岁左右的人之一。
其实,听他的姓,袁常就已经料到这家伙应该是欧南宝的儿子了。欧南宝很多次都跟袁常说他的儿子天赋比他好,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一定能超越他,成为宗师级的铸铁师。大师级的铸铁师铸铁的能力已经是登峰造极,铸铁方面已经没什么可以难倒他们了。而宗师级,则是严格意义上的发明家了。
原本,袁常没见过欧南宝的儿子,觉得欧南宝是在夸奖他的儿子。然而,此番听到欧南宝儿子的话,袁常发现,这家伙确实很有天赋。
话说,为何袁常听了欧南宝儿子的一番话,就有这样的想法?
不得不说,欧南宝儿子的一番话,是非常有道理的。而欧南宝儿子的那番话,所打造出来的兵器,都能够被称之为神兵。
而欧南宝儿子说的那番话,其实就是百炼钢的雏形。
袁常穿越前的时代制成的精铁尚且还有杂质,更何况这个时代,杂质更不会少。因此,经过反复的加热锻打,将其中的杂质去除,精铁更加完美而可称之为钢。当然,并不是说打的越多次就越完美,而是看铁匠的能力。若是真那样算的话,锻打个成千上万次,还真的搞出神器,都可以横行无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