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玉笛谁家听落梅

‘袁公子’也不说话,只是笑眯眯地望着周栋。

老郭和于老师对望一眼,顿时心里明白,正经的考题还没出,堂前测试就来了,袁家这是要首先借这壶古里古怪的茶来考验周老弟啊?

老郭和于老师拿起茶水喝了口,然后就迅速放下,似乎没有兴趣再喝第二口,这茶的味道实在古怪,他们两个是接受不能。

周栋看了看茶杯中的茶水:“袁公子,这杯‘古茶’也是考题麽?”

袁公子笑笑道:“只是随园待客之物,不过父亲说了,周面王是我勤行高人,一定能喝出这道茶所用的材料几何、烹煮之妙,让我要留心记下来,向您多多学习呢。

父亲还说了,如果周面王对茶道没有研究,让我千万不可以追问,那样是非常没有礼貌的。”

“那我就喝喝看吧......”

周栋笑着端起茶杯,轻轻饮了一口,点头道:“袁先生真是名不虚传,这不是泡茶,而是烹茶,也就是古时的煮茶。

华夏有茶道,其实是西汉之后的事情了,从西汉到初唐,烹茶之道大兴,人们会在茶中加入盐、葱、姜、桂、薄荷等食材,有些更凶猛的甚至还会加入猪油......

据说,那段时期的文人雅士是要用味蕾一层层感受茶汤的美妙味道,还要大写诗赋加以赞美。

等到茶圣陆羽治《茶经》,才渐渐抛弃了这种煮茶的方式,改为喝清茶。

袁先生煮的这道茶,绝对是依足了古法,至少转化了文武火十三次以上,把每一种食材的味道和作用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虽然现代人很难接受,却真正做到了古茶‘补中、益气、去寒、暖身’的作用。

说它是一壶药茶,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