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水利部尚书的梓高义亲上堤坝,指挥着官兵将士接连奋斗了八天八夜。最后把堤坝堵住的时候,梓高义自己也昏死在堤坝上,还因为重病卧床,直休息了两个月才缓过来。
当时赵洞庭还亲自去他府上探望过他,并封他“镇河侯”的爵位。
山河阁,镇河侯,倒也相得益彰。
梓高义威望资历虽然差些,但在民间,民望可是不低。
“你觉得水利部尚书梓高义,如何?”
赵洞庭沉思半晌,问乐婵道。
乐婵也想了想,道:“挺好的。当初他在湘水堤坝上鏖战八天八夜,不知救下了多少湘水沿岸百姓,让他们免遭了家毁人亡的结果。妾身听说,自那以后有不少人在家中供奉起他的长生牌位,还有甚者说他是龙王转世呢!”
“呵呵。”
赵洞庭只是轻笑。
若是有些皇帝,大概会因为这句话就导致对梓高义生出不好的印象。
但他自然不会。
他点点头,道:“那就这么办。”
随即在纸上添上梓高义的名字。
山河阁十二文臣算是有了初步定论。
至于武勋,有了乐婵帮他解开思路,当然也是不难了。
虽然原元朝的那些旧将肯定是不能上榜,他们手上沾着太多大宋将士的鲜血,且大宋破元以后再无战事,他们虽然投诚,却也没有多少可以拿得出手的功勋。但在元朝旧地兴起助宋灭元的那些人却是可以。
这拨人里,首推当初三原城举起白锦军旗号的凌成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