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多,我懒得跟你计较。
“可惜我们目前还没办法,帮助很多太多的家庭改变现状,但我们知道,一件还算过得去的衣服,一双和同学差不多的鞋,对一个孩子的意义,”
他这会又有些忍不住想起了儿子。
儿子考上高中后,他们去乡里帮着收拾租下的那间房子,在箱底,发现了初中前那个暑假,梅建中带他去买的那件海魂衫。
他那两年个子窜得特别快,那件衣服,到二年级时就已经穿不上,但依然被他叠的好好的,还用袋子套了起来。
那会他们没多想,现在想想,那应该是儿子第一次穿上和周围的同学差不多层次的衣服。
在日子不宽裕的大人们看来,一件衣服,可能是几块钱,或者是十几块钱,可是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一件和同学差不多的衣服,一双和同学们都穿的差不多的鞋,其实并不只是一件衣服,或者是一双鞋。
“所以我们最后还是觉得,送钱,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对,你说得对,有了钱,你们在当地,也能买到质量不错的东西,可是对我们来说,不管是钱,还是衣物,还是粮食,说到底,都是一份心意,而心意,最要紧的就是一定要真,一定要纯,所以这些东西,还是我们自己亲手张罗的才放心,”
“多花点心思,多花点钱,那也是值当的,”
一个老农民,突然说出这样一番细腻的话,赵局长一时还真是一愣。
又听出他话里隐隐的不信任,这就让他们有些尴尬。
恼火也是有的,但在这位不显山不露水的农民装扮,还保持着农民本色的人面前,那样的情绪,他们不敢表露出来一星半点。
其实就是表露出来了,冯振昌也不会在乎,原来他连乡长都没见过,但这些年,官员嘛,见得真不少。
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这样的事,这些县里的局长们,还真的很难有机会和他打交道。
“相关的管理费用,我们已经拨了吗?”他问关兴。
他现在自然也知道,要把自己的这些事落实到位,免不了要相关单位配合,就免不了要额外花一些钱。
如果总是让人白做事,那以后就不会有人做事,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拨了,”关兴简短的说。
“冯总,没想到你考虑得这么深远,但我们真没有其它意思,”赵局长解释道。
“我知道,”冯振昌点点头,“钱是个好东西,但是有时候却能让人做出不好的事来,”
他说了一句让赵局长他们变了脸色的话来。
他已经六十多岁,前面几十年一直在社会的最底层,什么事没见过?现在又接触了这么多人,经历了这么多事,什么事想不到?
尤其是中秋那次在市里不好的遭遇,让他知道,有时候,好心献爱心,结果说不定会落得一肚子气。
他自然知道,这些人更喜欢自己捐钱,他自然更知道,他们为什么喜欢自己捐钱,同时他也明白,要是自己真只是捐钱,一层层的管理费收下去,最后到他希望帮助的那些人手里,还会有多少――怕是真没多少。
“走,我们去看看,”他对梅秋萍说,再懒得跟这会脸上连笑也挤不出来的赵局长他们,说上更多。
“冯总,你要明白,我们的工作,是有政策的,是有章程的,绝不会乱来,”赵局长大声说道。
“赵局长,”关兴拦住他,“类似的慈善,我们以后还会继续,但是,从这一次开始,我们会引入国际上通用的一些做法,来对每一次的捐赠进行管理,肯定会有跟踪进度和结果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