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过年,除夕,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相当于美国的圣诞节,”
冯一平把儿子放在他的椅子上,“这天晚上,一家人都要聚在一起,热热闹闹,高高兴兴的吃团圆饭,”
“以后爸爸一定会带着你在除夕的时候,去中国体验一回,”
他说的这些话,小家伙完全没感觉,拿着叉子,指着桌上的鸭子,“我要,”
这也是一个吃货。
冯一平用面皮给他卷了一个卷,“这个要这样吃,”
文森特有些好奇的咬了一口,还不错的样子,然后,他就把爸爸丢在一边,专心致志的对付那个鸭肉卷。
马灵举起酒杯,“新年快乐!”
这话是用中文说的,而且还算字正腔圆。
“谢谢,猴年大吉,”冯一平跟她碰了一下。
“猴?就是那个?”马灵在脸上比划了一下,她也带文森特去唐人街看过巡游。
“对,明年,就是猴年,”
“中国真有趣,”马灵说。
这个,也算是我们保留下来的不多的传统之一吧。
但就是这个,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并不知道自己的属相,或者是并不知道下一年是什么年。
“按中国的传统,这一天要做什么?”
要做什么?好像后来也就简化到晚上一家人围着桌子吃一顿,看着春晚笑几句或者骂几句。
“要做的事很多,我们国内的风俗,因地而异,比如我们那,其实是在早上过年,”
“还有一些全国通用的风俗,那就是这一天门上要贴春联,贴年画,”
但是这些事,后来尤其是城里人,好像也都懒得做。
“最主要的,这一天从早到晚,都会放鞭炮,”
这事倒是好多人想做,但是越来越多的地方不让做。
“吃完晚上的这餐饭之后,要守岁,”
这事在农村都没几家人会做,至于在城里,吃完年夜饭,好多人怕是会跑到当地有名的寺庙,去争着烧头柱香,或者是抢着敲响新年的第一记钟声。
“哦对,长辈还要对小辈发压岁钱,”
“压岁钱?”
“也就相当于是这边圣诞节早上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