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这样资质普通的人要想创业,接受完整的高等教育,是大有裨益的事,而且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虽然选择退学创业,但退学不意味着不学习,”
“对,只不过,他们可能会目标明确的选择性学习,那样学习效率更高,”主持人对他的说法表示肯定。
“我想问的是,事业已经小有成就,高中的学习又非常辛苦,你就没有动摇过?”
“在初中的时候,准确的说,初一的暑假,我混进了我们省城的财经大学,拿到了《货币金融学》和《投资学》的课本,当时很高兴,呵呵,以为可以马上自学成才,再抓住机会实践几次,”
“谁知道一翻开书就难住了,又是高数,又是很多专业的英语名词,就我自学,不但效率低,还真有可能把经念歪,所以我那会就觉得,应该系统的在老师带领下学习,那样的效果才会好,”
“初中的时候就你看大学的专业课本?”主持人问。
“是,因为对这方面很感兴趣,”
“那后来呢,看不懂就没看了吗?”
“借书给我的那位,现在是我们集团的一位高管,顺道把他的笔记也给了我,我自己买了一些工具书,有弄不懂的还写信向他请教,在初二的时候,那两本书也算啃完了,当然,也是不求甚懂,”
“这还不是天才吗?初中的时候你就能想这么远,还这么下苦功,让我们为一平的努力鼓掌,”
“果然谁的成功都没有侥幸,你的启动资金,也和这方面有关?”
这也算是给冯一平一个机会,让他亲口说出自己第一桶金的来源,从而洗脱不少人议论纷纷的“原罪”嫌疑。
“是的,高中的时候,我有一笔爸妈不知道的外快,然后偷偷的把自学的一些东西在金融市场里实践了一下,也是拜当年的大环境所赐,很侥幸的积累了一些资金,那也就是我发展的启动资金,”
“有钱了,事业也不错,还能坚持读高中,确实不容易,”主持人又夸他。
“通过学习赚到了钱,所以对学习更有兴趣,”冯一平直白的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自学都能赚这么多钱,如果老师带着学更多的专业知识,岂不是能赚更多的钱?你是这样想的吗?”
“真是这样想的,”冯一平笑,“而且当时坚持读高中,也有另外的一个考虑,我爸妈,他们很传统,跟很多家长一样,有望子成龙的想法,考上一个好大学,绝对是能让他们脸上有光,心花怒放的事,就是只为这个目的,也值得我好好的读高中,”
已经成家的观众都在鼓掌,唉,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这么懂事。
“听说你高中的时候,除了学习和创业,还做了另一件很重要的事,写书,”
“对,写了一本小说,还有把自己关于商业的一些思考,反复进行了梳理,”
主持人拿起两本书,“这就是一平在紧张的高中写书的成果,这本小说,现场和电视机前的很多观众应该很熟悉,在两岸三地都有销售,累计销售近200万册,”
“这一本,那就不仅是在两岸三地,全世界很多人都清楚,都熟悉,我也看过不止一次,这就是蓝海战略,”
“写这两本书的时候,预料到了后来的结果吗?”
“真没有,”冯一平摇头,“写小说,当时纯粹是为了钱,因为侥幸的在初中就发表了一些作品,有一定的反响,拿到的稿费,可以说是极大的改善了家里和我自己的生活,所以后来需要钱的时候,习惯性的朝这方面想,”
“蓝海战略,当时其实还并没有把它升华成理论,只是一直在琢磨,以当时自己孱弱的实力,如何能创业成功,后来也是在实践中慢慢成型的,”
“听说如果不是为了你自己的杂志,你都没想着要把他出版?”
“其实在杂志上刊登过后,也没想过要把它结集出版,当初之所以登在杂志上,说起来原因也很多,一个是自己瞎摸索出了一些东西,年轻人嘛,都喜欢显摆一下,刚好自己有个平台,就放了上去,”
“其二呢,主要也是因为当时杂志刚创办,约稿都难,所以想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呗,顺道节约点成本,”冯一平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