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我等不知做了什么,怕不是好事。”
“师弟。”这话说的有些重了,用在长辈对晚辈身上似也有些不够气量,赤色袈裟的僧人便叫道绯色袈裟僧人。
只轻飘飘一句,却极有份量,那绯色袈裟僧人再怎么严厉,在这赤色袈裟僧人面前他也是敬重、服从,便闭了嘴不说了。
“悟平,去哪了,做了什么?”赤色袈裟僧人再问。
法名“悟平”的少年维持着双手合十,恭恭敬敬回自己师父,
“师父,弟子去感悟众生了。”
“呵,又是这种说法,成天两头感悟众生,不知到底感悟出了什么!”绯色袈裟僧人止不住自己火爆脾气,再度责斥。
赤色袈裟僧人看他,他回看过去,有些不忿道,
“师兄,您身为寺中主持,统领的是整个觉隐寺,悟平虽是您的亲传弟子,自小长在寺里,可看看他,可有半分出家弟子修行的模样?
别的弟子都诵读念经,他却独个去了寺外,不知是六根未净去哪瞎玩,还是他口中说的‘感悟众生’!
师弟身为寺里的维那师,有维持纪纲之职,寺院中如有犯清规戒律的,都由师弟执行处分之事,所以师弟真的很难见悟平再这样胡闹下去!
且本寺在山中,附近都是山岭连绵,人烟稀少,悟平若在外面遇到豺狼虎豹,不也危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师弟最要说的便是这个了,师兄明鉴。”
听绯色袈裟僧人的话里虽有几许怒气,却也在理,身为主持的赤色袈裟僧人于是道,
“悟平,你且说说你感悟出了什么。你要是说不出来,就别怪你师叔责罚你了。”
“是,师父。”悟平应了,朝绯色袈裟、法名“慧静”的僧人称呼道,“师叔,”顿了顿才不慌不忙继续说,
“师叔教训的是。只是弟子出寺确是为了更好感悟自然众生,虽弟子驽钝、没有大智慧,
可忆起《佛典》中言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