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电影筹备

当然,文艺片就不存在这个问题。现如今,在人们心中,文艺片几乎与搏奖项、脱离群众、票房低下划等号。不会有人傻到拿文艺片和商业片相提并论。所以票房上徐凌飞是没有压力的。

但没有压力不等于没有要求,至少不能让投资商赔钱,这是徐凌飞的底线。而且徐凌飞从不认为文艺片就该曲高和寡,她认为最好的文艺片同时也该是一部好的商业片。

简单来说,文艺片和商业片同样是在讲故事,文艺片更注重气氛情境,可能让故事不存于现实,显得荒诞不经,表达的却是一种态度,而商业片为了迎合票房,添加更多商业元素,有条理有套路的呈现一个完整故事。最终来说,都是在讲故事,殊途同归,只要能激发人情感的共鸣,文艺片也可以有不俗的票房表现。

原时空早期的文艺电影,比如《霸王别姬》、《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等,每一部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谁因为它们是文艺片而另眼相看了吗?没有。只是随着时代进步,文艺电影反倒误入歧途,越发的晦涩难懂、无病呻吟、故作高深,成为一小撮人的盛宴,似乎只有与大众意见相悖,才能体现出他们的专业与高端,只有票房底下,才能证明他们并没有迎合市场,勇敢地讲出了真话。

反正这些自我标榜的鬼话,徐凌飞是不信的。

真那么清高,拍出来自我欣赏好了,或者认为国内观众欣赏水平有限,像一些真正有实力有想法的导演一样,抛开国内资本,直接接受国际投资,走国际发行路线不就行了。不,这些人偏不这么干,死乞白赖非得公映,排片少了喷院线,票房少了喷观众,一日游后标榜自己是文艺片,取得这点票房也理所应当,然后拿着这部戏的名头当自己的晋升资历,到处招摇并沾沾自喜。

徐凌飞可不想这样,即便是文艺片她也要在票房上取得一定成绩。相信大导演加扛得起票房的顶级女演员搭档,一定足够吸睛。随后看故事情节、情感共鸣,只要拍得好,营销得当,同样能取得不俗成绩。

这也是徐凌飞为什么要提前放出风声的原因。她需要足够演技、足够咖位的顶级女演员加盟。这是她以前没未接触过的人群。

现在的她能凭借的只是华夏电影票房第一人的名头,她想挑选对方的同时,对方也在挑选她。

果然,消息传出不久,先后有六七位女星找上门来。都是些一线电影咖电视咖,其中有位常年出演文艺片的影后,演技足够就是知名度不足,若徐凌飞只想冲击奖项定她倒是最好选择,可惜徐凌飞依然对票房有所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