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我表达得不够清楚,学习语言,最关键的是了解文化,我的中文老师可能教导中文比你厉害,但是说到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恐怕他是比不上你的。”
对于罗曼罗兰的夸奖,庄言不敢托大,“我年纪尚轻,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是止于皮毛,不过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倒是可以介绍几位德高望重的先生跟您交流。”
“你太谦虚了。”罗曼罗兰笑了笑,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
两人一边走一边笑,旁边其他的作家们只能看着,其实他们很多人也想进入到这个小团体来,可就是找不到机会。
去酒店只有几分钟的路程,不过一路上都是各家报社的记者,他们一路走,记者就一路拍。
看到庄言和罗曼罗兰相谈甚欢,他们恨不得自己能有一双顺风耳,听到他们到底是在说什么。
一位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另一位是最近蜚声文坛的先锋作家,他们在一起会谈些什么呢?
众所周知,中国到现在还没有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而且现在中国国内似乎也没有能够有希望获得这个奖的人。
而最有希望获得这个奖的中国人,就是现在正在跟罗曼罗兰聊天的年轻人,如果不是庄言年纪太小,恐怕他会成为今年诺贝尔文学奖最大的热门。
马赛尔从出大礼堂的时候,就一直跟在庄言他们后面,事实上,跟在庄言他们后面的有很多人,不止他一个。
他是个犹太人,家里是资产阶级,非常富有,也算经常出入上流社会。不过他从小生性敏感,富有幻想,算是个文艺青年。
只是他的文学一直没有受到重视,连他的第一本书都是自费出的。
他的文学理念很特别。
虽然他认为作品要重视真实和真实性,但是他没有读过庄言的书,因为他的出发点与庄言这样的现实主义作家是不同的,没错,在他的印象中,庄言就是个现实主义作家。
当然了如果他读过庄言的作品,恐怕就会把庄言从现实主义作家中抽离出来,但是如果不巧的是他读的第一本是《变形计》,那么可能他就再也不会去读庄言的书。
马赛尔的美学主张不同于现实主义作家,却也不同于象征派作家,他比较反对作品晦涩难懂,因为他认为晦涩的语言会难以让人产生共鸣从而失去深度,变成冷冰冰地寓意。
而《变形计》就是一本语言非常晦涩的书。
他的想法在主流作家眼中比较“邪”,但是其实表达思想的方式从来没有正邪的区别,只有理念的分歧。
此时他对庄言产生了好奇,只是因为庄言在人群中看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