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文艺界奇葩 肉都督 1182 字 11个月前

梁启超似乎不怎么看得上这首词,皱着眉头说道:“这首词,气势确实是有,但是总感觉有些山大王的感觉。”

庄言笑了笑,这可不是什么山大王气势,而是正儿八经的帝王气。不过这首词虽然朗朗上口,气势磅礴,但是硬伤是有的,在梁启超这种半老学究眼里变成了山大王气质也实属正常。

不过于海倒是非常喜欢这首词,“老梁你怎么乱评,这首词直抒胸臆,平实易懂,怎么就是山大王气质了,总比那些‘西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这种词要入耳许多。再者说了,沁园春这个词牌的平仄都在那里,硬律不多,子言这词虽然有漏洞,但是也在其中,不能说格律有问题。”

于海举的那句是纳兰性德的词,有些婉约,但是也绝对是好词,只不过是品味不同罢了。估计于海偏爱粗放派,不喜婉约派。

“你个老于,我也没说子言这首词不好,只不过说说我的感受而已,你急个什么。”梁启超说道。

庄言笑着说:“不过是信手写的一首歪词,两位哥哥不必争论。”

马寅初也在旁边插科打诨道,“你们两个争什么争,子言随便写首词,看给你们两个激动的。不过子言你对诗词竟然也有研究?”

“呵呵,我哪里算得上有研究,要说我的诗词,那祖师爷可是张三爷。”庄言笑道。

马寅初王立健他们听了都哈哈大笑,旁边有些人却不明就里,梁思成问道:“老师,张三爷是谁?是咱们师祖么?”

“你这孩子,乱说什么,这位张三爷是古人。”梁启超训道。

看着梁思成一脸不知所以,庄言笑着给他解释道:“这位张三爷是中唐时一位文学爱好者,平时喜欢作诗,据说他姓张名打油,至于真实姓名无从可考,他做的诗不从格律,直白俚俗,不过倒也自成一派,后来人们就称这种诗为打油诗。”

“老师,真有这样一个人么?”梁思成问道。

庄言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本来就无证可考,在民间流传罢了。再说是真是假也并不重要,供人一笑足够。”

张打油的事迹很多,其中比较出名的有两段……

“江上一笼统,井上一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马寅初忽然笑着念了首诗,“子言,你的那首《雪》可比你祖师的这首《咏雪》要好上不止百倍。”

“元善兄过誉了。”转过头,庄言继续跟梁思成解释:“你马叔叔念的这首诗正是张打油的代表作,不过也有人说这是杨慎写的,硬按在张打油身上的。说到张打油,他倒还有另外一件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