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这本书出来的时候,毛姆还在世,而且是享誉极高的文学大师。从这里也看得出来,作者根本就不怕得罪人。当然了,这点小事毛姆当然不会生气,而且,就算是毛姆生气了,他也不可能跑到美国去打人。
不过如果庄言把这本书发出去,那就不怎么好说了,因为毛姆现在的情况可跟五十年代不一样。
五十年代的毛姆已经是个文学大家,塞林格是一个无名小卒,毛姆被塞林格在书中不痛不痒地提了一句,他当然不以为意。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人间的枷锁》这本书才刚刚出来没多久,而毛姆也才四十出头。庄言虽然没有他资历老,但是凭着《活着》和《变形记》两本书,用不了多久就能赶上他。
在这种两人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如果庄言的新书里面出现了毛姆,并以这种方式提到他,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
想到这里庄言笑了笑,这本书需要改的地方很多,但是这一处他还真决定保留下来,毕竟霍尔顿本身说的就没有错,而且也并没有说到什么激烈的话。
除了这一点之外,最让庄言印象深刻的是,霍尔顿把鸭舌帽反戴的行为,被后来的少年们纷纷效仿。也是从此之后,人们才开始反戴鸭舌帽的。
自从这本书出来之后,美国的青少年就开始疯狂地模仿霍尔顿的说话和行为方式。
他们学他说话,嘴里总是吐不完的脏字。甚至抽烟喝酒也都全套学了下来。
其中最出名的,当然是鸭舌帽反戴着一点。
其实从看书的喜好以及对看书的理解这一块来说,霍尔顿根本不像是个不学无术的叛逆少年,反而像是个喜爱文学的三好学生。
或者说,霍尔顿只不过是叛逆,并没有堕落,不然也不会希望做一个麦田守护者。
庄言写完两万多字之后,慢慢拖着鼠标开始做一些查遗补缺的事情。
现在码两万字对他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根本都用不到两个小时。
他喜欢这本书,至少要比之前那本《废都》更喜欢。刚刚码字的时候,他甚至有一种冲动,那就是码完之后立马把书发布到网站上给书友们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