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惑地接通电话,对面传来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喂,你好,请问是庄言先生么?”
知道名字,熟人?不对,熟人不会叫他先生。庄言说:“嗯,我是庄言,请问你是?”
对方确定找对了人,笑道:“庄先生你好,我是文艺界网站的工作人员,能耽误你一些时间么?”
庄言摸了摸饥饿的肚子,说道:“可以,只要不是太长时间。”
“您放心,绝对不会耽误您太长时间的,是这样的,我们网站的直属出版社想要帮你出版您近期在网站上刚刚完成连载的作品《活着》,请问这本书的版权还在您的手里么?”对方官方地说了这么一串。
出版社?庄言心中一喜,他之前还奇怪,这本书在文艺界网站上也算是有些名气了,却久久没见到有出版社联系自己,没想到今天会接到文艺界网站的电话。
不过从前身的记忆里面庄言了解到,文艺界网站的出版社并不是什么出名的出版社,因为原本在网站上看书的人和看实体书的受众群体就有区别,两者之间重合度不高。
所以,文艺界网站出版的作品,在实体书行业的市场并不好。
想到这里,庄言就有些犹豫,也没直说版权在不在自己手里,而是说:“我最近这两天正在和几家出版社谈论出版的事情。”
电话那头的小王一听庄言已经跟其他出版社接触了,立马就有些急,出版这本《活着》可是首席下的死命令。
首席当时说,这本书在文学风格上很新颖,像是写实主义,却又不完全是写实主义,如果真的要说,那就是新写实主义。而且这本书不论是故事性和文学性都非常不俗,绝对是文艺界网站迄今为止最好也是最能帮助出版社打破传统的主流文学市场的一本书。
这话无疑就是在说,《活着》这本书不仅仅能够为出版社带来新气象,甚至能够帮出版社打个翻身仗,重新确立“文学界”在文学界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