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珠,乔妹妹怎么在这大冬天的来湖边练曲子?若是冻了手,岂不是得不偿失?”
连珠左右看看,低声道:“小姐可别问了,左不过是薛姨娘让的,近日大人要回府了,怕是想让乔小姐在大人面前露一手。”
戚姝闻言,微微蹙眉,这薛姨娘倒真是狠心,亲生的女儿也能这么糟践。也难怪戚乔养成那般的性子,估计是怕自己又要受人摆布。
可惜,戚姝现在也是孩童。白夫人也不喜薛姨娘她们,不愿戚姝与她们多接触,她也帮不上什么。
戚姝叹口气,果然,当个孩子好也不好,到底太过受限了。
连珠今日已经见她叹了几次气,心中莫名,“小姐是有什么烦心事儿?怎么总是叹气,心中烦闷便说出来罢。年纪小小的,心里哪憋的住那么多事?”
戚姝这才觉着自己有些放松过头了,马上换上孩童的模样,皱紧眉。
“马上就要过年了,父亲回来又要考察诗词。我不会,又要被骂哩。”
连珠知晓她竟是为这事儿烦心,不由笑道:“我们小姐可是大人的心头肉,怎么会被骂呢?”
“那我也难过。不行不行,我这些日子定要作首诗出来,让爹夸夸我。”
语罢,提起裙摆就小跑着回到院子里。指挥婢女将纸墨笔砚摆好,书架上未读完的书也挑出来两本放着。
“好了好了,我要作诗了,你们不要在一旁打扰我,去外间吧。”
连珠笑着摇摇头,招呼婢女将炭火燃得旺些,“连珠就在外面,小姐有事就叫我。”
“嗯嗯。”
戚姝胡乱应了两声,提笔在纸上随意画了两笔。连珠好笑地摇摇头,退出屋子。
戚姝抬眼,确定她们都走了,才收起满脸单纯笑容。精致的脸上透着疏离和冷淡。
她将面前的宣纸铺平,蘸墨的笔在纸上写下一个个名字。
上一世戚姝花费了大力气才推翻了三皇子一派,现如今又要重头再来,另她心生无奈。
戚姝将纸拿起,轻轻抖了抖。上面记着的名字皆是朝中人的弱点偏好。有些甚至现在还未入朝。
戚姝将这份名单又看了一遍,将这些人在朝中的关系又重新在心中捋了一边,将纸折好投入火盆里。
火舌慢慢爬满纸,化为灰烬。火光照得戚姝面色通红,却莫名有一种冷冽之感。
连珠她们正在外间围着火盆聊天嬉笑。突然,戚姝的屋门被猛地拉开。戚姝气冲冲地走了出去。
连珠一惊,连忙跟上,又使眼色让婢女进去看看。那人往屋里一看,都是满地的纸团,火盆里还有些纸灰,也猜出戚姝这是作不出诗来,生气了。
连珠看到她的笑意,也就知道了,忙追到戚姝身边。
“小姐别生气啦,诗词一类,小姐慢慢学就是了,而且现在没有灵感,自然作不出来。”
戚姝这才一昂头,哼了一声,算是听进去了。转身又往正门走,“那我们出去找找灵感。”
刚入正院,便听到门房一声呦呵,将门打开。
“大人回来了。”
披着斗篷的戚故从马车里下来,快步走入府门。多日未能归家,他心中也甚是想念。
“父亲!”
戚姝一抬头就看到戚故,脸上盛满惊喜,向他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