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大修但对后续无影响,可不重新看

“我卖自己的女儿给长辈治病,是对长辈的孝顺,再说这女儿被卖出去是过好日子的,总比在家里和我们一起吃糠咽菜来的好吧?长辈欣慰还来不及,哪里会有不安心的!你们不买也别乱说!”人贩子看众人说话嗓门越来越大,也有点害怕人激动起来,连忙解释道。

蒙萌见此哪里能让人贩子蒙混过去,连忙装作不经意的嘀咕道:“可是我看这姑娘这么白净漂亮,她爹娘肤色偏黑啊!而且姑娘是瓜子脸,爹娘都是大饼脸,姑娘是杏仁眼,爹娘都是眯缝眼,姑娘鼻梁高挺,爹娘都是塌鼻子,这怎么看也不像是一家人啊?怕不是人贩子吧?”

周边有人听到,觉得很有道理,大娘大妈和闲汉们日常最痛恨人贩子了,大户人家家里丫鬟家丁多,小主子被拐走的是极少数,贫苦人家吃不饱孩子长的豆芽菜一样面黄肌瘦,假如是农村的话还从小在地里干粗活累活长的个个糙的很,是以人贩子最是喜欢拐卖城里小户人家的孩子。

这种人家的孩子一方面因为家境小康,养的都还算白胖,另一方面因为只是小户人家,就算丢了孩子也只能报官,没办法闹出什么全城戒严搜查孩子的事情,拐卖起来既安全又卖的上价钱。

而围观的众人正是城里这群孩子被拐卖的重灾区人士,对于人贩子绝对是深恶痛绝,这一听一看,纷纷觉得这对父母就是人贩子没跑了,哪里能忍?直接上手绑了两个人贩子,带着英莲就去了县衙。

县衙简单审问之后,发现被扭送来的两人前后言语存在漏洞,加上因为众人撑腰,英莲也敢说记忆里记得有另外的爹爹妈妈,但是很小的时候就和这两人生活在一起了,小时候家里还有好些个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陆陆续续都被卖走了,现在家里还剩几个姐妹在。

县官大人闻言,对于这个算是送到自己手里的功绩可以说是喜不自胜,连忙安排衙役压着人贩子中一人,和英莲一起去人贩子窝点解救被拐卖的女孩们。

围观了一场众人怒打人贩子,告官解救被拐少女的大戏,和吃瓜群众们一起促成了这事,蒙萌只是觉得心安,薛宝钗带着淡淡的笑容显然是高兴的,最兴奋的便是林黛玉了,临走前黛玉还跑到英莲面前道:“一定要幸福啊小姐姐!那些人贩子一定会有报应的!祝福小姐姐快点找到家人!”

蒙萌也趁此机会对英莲道:“我听姑娘是姑苏口音,若是想寻亲可以让衙门帮忙看看姑苏大约十年前有没有走失孩子报官的记录,姑娘眉心的胭脂痣算是很明显的特征了,若是有报官,一定能比较容易对应上。”

英莲闻此连忙对蒙萌和黛玉行礼道:“多谢两位小姐。”

蒙萌看着活蹦乱跳的黛玉和低头行礼的英莲,心里默默想,虽然因为自己一家人的蝴蝶,虽然黛玉和英莲缺了一段师徒缘分,但是想来也会过的比原著里要幸福。

最近金陵的街头巷尾都流传着一些为了升官发财卖女儿而受到报应的故事。

老百姓们一是觉得当官的卖官鬻爵应当受到唾弃,二是喜欢看天理昭彰报应不爽的故事,加之最近的故事有灵异的报应,有轮回的报应,也有现实的报应,一时间由蒙萌操刀营销,女学众女学生主笔的话本在金陵流传甚广。

这一天薛宝钗、林黛玉和蒙萌不约而同的和家里兄弟一起去到茶楼听评书,三兄妹、姐弟相遇,除了薛蟠之外都不到需要避讳的年纪,薛蟠作为最大的哥哥,只能为妹妹和贾家、林家姐弟五人腾出一间包厢,自己反而是坐到了观众席。

“却说那朱家卖了女儿,收获了好大一笔银子,不仅给儿子捐了官,还用那用剩的部分给老子儿子都买了房十五六岁的年轻丫鬟贴身伺候,一时间朱家镇的人都流传着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歌谣,人们一时之间攀比起了谁家女儿卖出去的价格更高。”说书先生一拍惊堂木。

原本茶楼里的议论声顿时静了下来,等着说书人说接下来的片段:“这朱家老少爷们是快活了一辈子,提前给自己捐了无数功德,就等着下辈子也投胎做个好命人,结果黑白无常一来拘人,便把人扣上锁链带到了判官那里。”

“可怜这朱家老少爷都提前准备了冥钞,就等着贿赂黑白无常和判官,谁知这地府和人间不同,人家是铁面无私该怎么判怎么判,判官一看朱家父子的履历和对朱家镇造成的不良影响,导致朱家镇的女孩死于非命的数字显著提升。得了,您两位不用想投胎的事情了,先去油锅里过上三十年,再去干个几百年苦力,等啥时候身上的作的孽被赎干净了,再去投身畜生道,下辈子做一头真猪吧!”

说书人语调诙谐,说的引人入胜,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茶楼里想起了阵阵笑声。

蒙萌和林黛玉、薛宝钗相视一笑,想起了那些想出了无数个报应脑洞的女同学们。

看到计划开展顺利,蒙萌一行人也没有多留,趁着几人穿的都是男装,又是六七岁到十一二岁不等的小孩子,看不出性别之分来,于是从路上边走边逛打算一路逛回家。

几人带着才四岁的林弟弟也敢一路逛回家,一路上操心的便成了薛蟠,不仅要看着林弟弟不要丢了,注意着几个妹妹不要被磕碰到了,还要给弟弟妹妹们看重的东西付账。

薛蟠感觉自己的荷包在暴风哭泣,攒了一个月的零花钱也许撑不过今天。

几人走着逛着,突然发现前方里里外外围了三圈人,秉持着有热闹不凑白不凑的原则,几个小孩试图凭借身高优势去往内圈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