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第 166 章

他放下电话以后,整个人沉默了几秒钟,显然情绪不太对。

柳恣知道肯定是他家里人打电话过来了,下意识道:“出什么事了,需要帮忙吗?”

“我得回去奔丧。”青年有些烦闷地揉了揉额头,起身去收拾衣服,声音低沉:“我的表姐,她小时候一直都很照顾我……可因为刚生过孩子以后,被婆家和母家都要求捂着,加上身体虚弱,半夜里突然就去了。”

柳恣愣了半天,觉得这事儿有点突破认知。

“她觉得不舒服的话,把衣服被子都揭开啊……”

“这都是从前的老规矩。”辛弃疾显然也没有从表姐的猝死之中回过神来,取出行李箱拿了些能派上用场的东西,又找了些自己存的金银通货,待东西装好之后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等书里都提到过,‘凡妇女妊娠,入月,不可沐头,湿寒流于足太阳之经,多令子横逆不顺。’”他转身看向柳恣,神情颇为复杂:“哪怕在生育之后,也要防寒避水,因为病弱母体不能哺育子嗣,会连累婴儿。”

柳恣听着这一套说辞都懵了:“可这是夏天——白天室内气温有时候都三十五度哎?”

“我回去几天,参政院那边也会请假的。”辛弃疾接过他手中的车钥匙,匆匆在他的额前落下一吻:“姐姐从前待我不薄,我要回去看看。”

这一去就是十天。

柳恣忙起来连吃饭都顾不上,刚好宋国那边开始跟进第二轮合作事项,有时候打哈欠还要避着摄像头,免得视频会议里的几十号人都看见一张血盆大口。

等柳恣终于得空回家休息两天的时候,还没等走到楼下,楼上的灯突然亮了。

咦,幼安回来了?

柳恣加快了脚步,隐约间听到了婴儿的啼哭声。

等——等?

家里的门一打开,奇异的味道就蹿了出来。

一个婴儿正在襁褓之中嚎啕大哭,辛弃疾在旁边略有些慌乱的帮忙换着尿布,显然经验并不足。

“你等会——”柳恣后退一步,捂着鼻子打了电话:“小孙,你来我家一趟,把老胡也叫上!”

“不是加班!是有婴儿在哭……不是我生的!真不是!”

他和幼安虽然并没有养过小孩,但胡飞家里的闺女都三岁多了,孙赐从前也是照顾过妹妹的,都还算经验丰富。

等四个人从找奶粉到哄那小姑娘彻底睡着,时间就已经到凌晨三点多了。

“不是……”孙赐小心翼翼地关上门,压低声音道:“你们两这事从哪来的孩子啊?路边捡的?”

辛弃疾已经热好了夜宵和茶水,领着他们在隔壁房间坐下休息。

他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把前后都讲了一遍。

从表姐的惨死与安葬,一直讲到这孩子如何被自己救了回来。

“……表姐的族亲说这孩子克母还克父,要喂她雄黄粉。”

胡飞想到自家竖着双马尾活蹦乱跳的小闺女,又想起那房间里脸都哭红了的女婴,半晌才骂出一句话来。

“这帮畜生!”

辛弃疾在拥有临国永久id之后,借着车队或者朋友的车,每年都会回乡一两次看望父母。

一次是过年,一次是重阳。

如今整个山东都尽归临国所有,虽然公路修的不算全面,但相比以前快马加鞭的赶路已经好了许多。

他父母一脉族亲几乎都因战事离乱,表亲虽有往来但也不算太熟悉。

可那个姐姐从小到大待他极好,始终是记在心里的。

这些年里每次回去的时候,辛弃疾都换成古代的繁复装扮,耐心的解答家中父母的问题,教他们如何使用电话亭和电话卡,也免不了挡走各种闻讯前来蹭些人情的远方亲戚。

可只有这一次,当他去表姐的灵堂那奔丧,才深刻意识到某些问题。

那年幼的女婴因为刚出生不久就无法触碰到母亲,被村野妇人抱在怀中大力摇晃,想着法子试图让她安静一点。

可新生儿是绝对不能这样乱晃的。

小孩儿的颅骨和大脑都没有发育完全,如果在这种大幅度摇晃中开始有呕吐现象,就已经表示出问题里。

他几乎是本能地把那孩子抱回来,用飞机抱的方式让她渐渐平息哭声,又去问有关表姐的事情。

那些表姐一脉的族亲都敷衍而客套,只有那年迈的一对老人在棺材前嚎哭,可有些人几乎把嫌晦气三个字写到了脸上。

“这孩子刚出生就克死了娘,将来搞不好还要克她爹!”有个年迈的大娘指指点点道:“就这种孩子,要么扔河里去,要么送给远房亲戚,越远越好!”

“哎,要不送去给老彭家当童养媳好了,他家那胖小子将来不就有个贴身伺候的人了?“

女婴在他的怀里刚刚睡着,此刻又被吵得快要哭出来。

辛弃疾看着这满堂的丑陋面孔,又看了眼那孩子一脸麻木无动于衷的亲生父亲,只觉得后背冷汗都浸透了。

他只要放下这个孩子,就此待丧礼结束抽身离开,这孩子一定会死。

“我们家养个小孩倒是没问题……”柳恣低头叉着蛋糕上的樱桃,慢慢道:“我和幼安的薪水都能雇个保姆,等她长大点就可以送到幼儿园去了。”

“还要雇个奶娘,”辛弃疾本能道:“在扬州应该很好找。”

其余三个人懵了:“奶什么?”

辛弃疾懵了一秒钟,还是没明白过来哪里不对:“奶娘啊?不然孩子怎么办?”

“是这样的,”胡飞眉毛一抽,认真解释道:“我们这边不兴这个,都是直接给小孩喂奶粉和牛奶。”

专门请个哺乳期妇女在家里奶孩子这事儿……听起来有点变态。

在异变之后,除了肉鸡肉鸭的专业化养殖之外,猪牛羊的集群化养殖生产线也在被陆续建立。

而此时此刻自然找不到奶牛,只能从宋国进口些大黄牛出来。

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奶制品早就在中上层阶级之中流行起来。

同时代的杨万里曾说‘雪韭霜菘酌岁除,也无牛乳也无酥’,幼安他陆叔也吟过‘槐柳成阴雨洗尘,樱桃乳酪并尝新’。

比起羊奶,牛奶更适合批量化生产和加工,刚开始还觉得味道腥膻,时间长了竟感觉和时国的牛乳也没太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