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英秀忍不住扑哧一声乐了出来:
“娘,你们不做肉,咋连菜都不做涅?六丫她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呢,哪能老吃咸菜疙瘩呀?”
八丫瓮声瓮气、语气闷闷地告状:
“二舅妈来了一回,咱家房梁上挂的腊肉就没了。三舅妈来了一回,咱家仓房里的火腿就没了。大舅妈来了一回,咱家那几只熏鸡、那几只酱鸭就都没了。”
姜大地在一边添油加醋:
“那可不咋地!你姥姥家人吧,平时也没见他们给咱们家啥好处,这鼻子可灵可灵了,一有点啥好处,离着八百里地都能闻着味儿找上门儿来……”
他说着说着,就在沈春柳要杀人的目光之下委顿下去,声音也越来越小。
不料刚刚告完姥姥家的八丫一丁点儿都不顾及他这个当爹的面子:
“爹,你也别说娘。
大娘上咱家来一趟,你就给人家拎了个肘子对吧?
二大娘来咱家一趟,你不是把那一坛子咸鸭蛋都给送过去了?
四婶来咱家一趟,你把我跟六姐的书包,都给四婶家的两个孩子拿过去了。还搭上我半坛子的小青螃蟹!
五婶来咱家一趟,你不是给带了个狍子腿?
我爷我奶那里,又是谁天天给送鸽子,送鹌鹑,送傻半斤?
可算是赶上我姐不在家,这些好吃的,一口都不给我们留,都让你们夫妻俩给送出去了!”
姜英秀听着听着皱了眉。
年岁最小的九丫现在说话也利落了,忽闪着大眼睛,跟着补刀:
“大舅妈来带了一筐鸡蛋,二舅妈来带了一篮子鸭蛋,三舅妈来带了一篓山楂。大娘来带了二两烟叶,二大娘来带了二斤豆角丝,四婶来带了二斤土豆干,五婶带了一壶酒,半斤猪头肉!”
六丫紧跟着又接上,堪称无缝衔接:
“姐,我说了你可别生气。咱爹说我们几个丫头片子,犯不着吃那么好,吃啥也是糟禁东西,不如给咱爷咱奶吃。
这是孝顺,我们也就不说啥了。
可是咱们这十里八村的,从来没听说谁家还得孝顺哥哥弟弟,嫂子弟妹,侄儿侄女侄儿媳妇的!”
八丫和九丫异口同声地补充:
“姥姥家亲戚好歹还给拿点实惠的,奶奶家这头,好几家人拿来的东西,加一块儿堆儿也不够敞开肚皮吃一顿的!”
姜英秀满脸黑线,姜大地和沈春柳这两口子,这事儿做得可太过了。
沈春柳的娘家人虽然也算过分,可是鸡蛋、鸭蛋和山楂,多少还勉强算得上礼尚往来。
烟叶、猪头肉、土豆干、豆角丝什么的,这要是兄弟几个偶尔聚聚,各家出点东西,那也就罢了。
倘若说用这些换回去一堆腊鱼腊肉之类的,就有些太过分了。
最关键的是,怎么能为了面子上过得去,亏待自己家的孩子呢?
本来姜英秀走之前,就是担心自己的行程未必能够非常准确,怕给家里的孩子们亏了嘴,这才特意留下了这些肉食,让家里人串换着花样做好吃的。
没想到这夫妻俩,一个赛一个地不着调!
看着姜英秀的小脸儿沉下来了,沈春柳和姜大地对视了一眼,都有几分尴尬。
姜英秀直接冲着姜大地开炮了:
“爹,你这是吃一百个豆儿不嫌腥啊!”
说完了这句,就直奔外屋地,看看粮食还剩下啥,嗯,细粮都不见了,就剩下半袋子苞米面。
姜英秀很生气地吼了一句:
“粮食呢?都哪去了?”
六丫、八丫、九丫异口同声:“咱爹给奶奶拿走了!”
姜英秀只觉得头痛,一下子蹲了下来,捂住了额头。
“姐,你没事吧?”六丫几个扑了上去,她们都担心死了。
这要是把姐姐气坏了,回头谁再给她们撑腰,给她们弄好吃的啊?